【焦點熱聞】利用“電費”設陷阱頻繁作案 警方發布五類套路提醒民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西晚報訊(記者 辛戈)切勿向陌生賬戶充繳電費,查詢欠費信息、繳納電費請通過官方渠道……2月9日,太原市公安局向社會發布信息,近期犯罪分子利用“電費”做幌子,設計各類詐騙陷阱頻繁作案。在此,警方整理發布五類常見的涉電費詐騙套路,提醒大家切勿上當。
常見手法一,折扣優惠陷阱。騙子利用各類社交平臺發布虛假信息,聲稱有內部渠道,可以利用交易漏洞購買打折電費,引導用戶下單購買,以此手段進行詐騙。警方提醒,電價政策公開透明,沒有所謂的“內部優惠”,相關活動只相信“網上國網”APP官方渠道。不輕易給他人轉賬,更不要輕易給陌生人繳電費。
常見手法二,冒名收取電費。騙子偽裝成電費代收點人員,在社區開展所謂的繳電費活動,聲稱電費打折、有返利活動等,獲取用戶銀行卡信息后,再盜刷用戶銀行卡。警方提醒,不要將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告訴陌生人,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查詢欠費信息,繳納電費。
常見手法三,冒充供電客服。騙子獲取居民信息后,冒充國家電網客服人員或者抄表人員,利用網絡或電話,以客戶欠電費將采取停電措施等由頭要求客戶轉賬、匯款。警方提醒,如接到供電客服電話或者遇到上門服務的電工,要詢問其工作證號及工作派單號等。如果有所謂的稽查人員索要錢款,務必提高警惕,核實身份,避免遭受損失。
常見手法四,冒充親友。騙子通過竊取他人社交賬戶及非法獲取通訊錄名單,冒充親友以各種理由發送代繳電費的信息,以代繳電費為由,騙用戶向其轉賬、匯款。警方提醒,與親友在網上涉及錢財交易,尤其是以各種理由索要財物時,切記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核實本人身份。
常見手法五,詐騙短信。不法分子冒充電力公司給用戶手機發送短信,提示用戶欠費,內含鏈接。用戶點開虛假鏈接,自動載入病毒程序,盜取用戶個人信息,以便實施下一步詐騙。警方提醒,遇到各種帶有鏈接的短信,無論是水費、電費還是燃氣費,只要涉及錢財都要多個心眼,不要輕易點擊鏈接,養成先核實后支付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