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村界杯”為何火了


【資料圖】

原標題:“村界杯”為何火了

露天球場、村民自發組織、超千人現場觀賽……近來,江蘇徐州沛縣的鄉村足球賽在網下和網上都火了。雖然氣溫降至零下,但場上球員們跑得火熱,場外村民們熱情不減,十里八村的鄉親們自帶小馬扎、保溫杯前來觀看,甚至帶火了烤紅薯、鐵板魷魚等“小吃經濟”,促進了消費。網友親切地把這場鄉村足球賽稱作“村界杯”。

體育比賽“破圈”不罕見,但像“村界杯”這樣的草根比賽為啥火了?一位村民說,“村界杯”就像一個盛會,是村民自己的節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該地村民就開始自發舉辦足球賽,尤其在近幾年村里建成標準足球場以后,足球更是變身村民們的新年俗,成為特有的鄉村文化,以富有本地特色、為當地民眾喜愛的形式展示出來。透過“村界杯”,我們看到村民對于足球運動純粹的熱愛,也觸摸到鄉村文化振興迸發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村界杯”的動人之處正在于此。

鄉村振興,文化振興是重要一環。與去年火出圈的貴州“村BA”一樣,“村界杯”呈現了民間體育的火熱圖景,也展示了農村群眾水漲船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村民都不打牌了,都出來看比賽。”可喜的變化證明,加強文化建設,培育良好鄉風民風,讓文體活動融入群眾生活,必定會為鄉村振興提供豐富精神滋養,注入文化力量。

如何振興鄉村文化沒有標準答案,但“村界杯”“村BA”為我們提供了路徑參考:做好自己的事情、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在田野里、村莊中挖掘文化發展的內生動力。這可以是體育,可以是音樂,可以是盛開于廣袤鄉村的一切文化“花朵”。剛剛過去的春節,在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不少游客跟著捕魚師傅喊號子、拉網捕魚,過了一把“冬捕”的癮,體驗了當地傳承300年的漁文化;北辰區雙口鎮把劉園祥音法鼓、王秦莊同議踩高蹺等非遺表演搬到居民家門口,精彩的民俗節目贏得群眾陣陣掌聲……立足現有條件,挖掘深厚底蘊,因地制宜地打造更多富有本地特色、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更好地滿足村民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的“村界杯”就會涌現出來,越來越好的鄉村生活就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從只能在打麥場里踢球,到在小區廣場上踢球,再到有一座標準化的足球場,“村界杯”比賽場地的變化,也是社會變遷的一個縮影。調動群眾參與的熱情、創造群眾參與的條件,讓村民當主角,鄉村文化振興的大戲自然能夠唱出精彩。(閆麗)

標簽: 群眾參與 水漲船高 文化建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