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播報!國畫界“淘寶”泰豐文化轉戰港股IPO 毛利率近七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泰豐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泰豐文化”)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2017年泰豐文化曾于新三板掛牌,并于2020年自愿除牌。公司還曾于2020年6月遞表港交所。
據悉,泰豐文化素有國畫界“淘寶”之稱,是總部位于蘇州頗具地域性的國畫交易商,也是首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藝術品鑒證及溯源領域的藝術品平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公司當代國畫交易額在國內所有藝術品平臺中位列第一,市占率16.0%;國畫交易額排名第二,市占率7.6%。
在業務層面,泰豐文化主要通過代理一、二手畫作獲得收益。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泰豐文化分別實現營收1.34億元、1.94億元和2.0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0.32億元、0.68億元和0.67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收入的上漲,公司的銷售成本也快速攀升。報告期內,泰豐文化的銷售成本分別約4055萬元、6326.1萬元、6183.6萬元,其中2021年銷售成本同比增加50%以上,高于同期收入增長速度。
受人力成本增加等影響,泰豐文化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69.7%下滑至2021年的67.4%。不過,去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又提升至69.2%。公司較高的毛利率主要來自于對賣家收取較高的傭金費率。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泰豐文化在二手市場(向畫作擁有人收取傭金)上的平均傭金率僅為5.6%~8.7%,低于行業均值,而在一手市場(向藝術家收取傭金)上的則高達82.4%~83.8%。
在穩步增長的背后,泰豐文化依然面臨業務區域相對集中、業務單一、市場小眾等隱患。從市場整體規模的角度來看,以過去五年為例,受一系列藝術品仿冒事件、國內經濟低迷等影響,國內藝術品市場自2016年至2021年一直處于調整期。
泰豐文化稱,本次融資將主要用于拓展銷售網絡,鞏固于當代國畫交易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加強包括鑒定、列印、運營、數字化等藝術品交易相關的技術能力。
(文章來源:讀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