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快訊】揚大師生開展科技助農
“雖然去年播期較往年有些晚,但小麥苗期長勢還不錯,接下來我們會想辦法幫助小麥順利度過越冬期,爭取今年有一個好收成!”在泰州市姜堰區井賢家庭農場,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郭文善對農場主人姜井賢夫婦笑著說。
“去年受雨水影響,水稻收割較晚,導致小麥播期推遲,我們一直擔心會影響收成。正在發愁的時候,專家給我們送來了‘定心丸’。”姜井賢說。
這個寒假,揚州大學農學院的老師們一直奔波在里下河平原,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助農。
(相關資料圖)
“我們播種時用的是機器條播,播種量較往年撒播減少很多,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出苗。”針對種植戶的疑惑,揚大農學院教授朱新開詳細介紹了小麥適期早播精量勻條播、精確定量施肥等技術的要點。
近日,揚州大學商學院“技術富農”實踐團隊也自發前往全國農墾百強農場——江蘇省東辛農場,深入調研昔日的鹽堿灘如何發展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國有農場。
團隊成員在農場的淡水養殖區親身感受大水面機械化捕魚技術的優勢,并實地調研了有機蔬菜種植園和草莓種植基地,深入了解養殖品種、養殖模式以及成品的銷售情況,并就引進新技術新產品聽取養殖戶的建議與意見。
“雖然去年播期較往年有些晚,但小麥苗期長勢還不錯,接下來我們會想辦法幫助小麥順利度過越冬期,爭取今年有一個好收成!”在泰州市姜堰區井賢家庭農場,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郭文善對農場主人姜井賢夫婦笑著說。
“去年受雨水影響,水稻收割較晚,導致小麥播期推遲,我們一直擔心會影響收成。正在發愁的時候,專家給我們送來了‘定心丸’。”姜井賢說。
這個寒假,揚州大學農學院的老師們一直奔波在里下河平原,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助農。
“我們播種時用的是機器條播,播種量較往年撒播減少很多,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出苗。”針對種植戶的疑惑,揚大農學院教授朱新開詳細介紹了小麥適期早播精量勻條播、精確定量施肥等技術的要點。
近日,揚州大學商學院“技術富農”實踐團隊也自發前往全國農墾百強農場——江蘇省東辛農場,深入調研昔日的鹽堿灘如何發展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國有農場。
團隊成員在農場的淡水養殖區親身感受大水面機械化捕魚技術的優勢,并實地調研了有機蔬菜種植園和草莓種植基地,深入了解養殖品種、養殖模式以及成品的銷售情況,并就引進新技術新產品聽取養殖戶的建議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