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環球簡訊:如何緩解開學綜合征?

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無精打采、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焦慮……開學在即,孩子經過一個假期的放松過后,如果出現這些癥狀該怎么辦?記者邀請了揚州市朱自清小學校長張文揚、揚州大學附屬中學專職心理教師姚應平和蘇北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童萍博士為大家支招。

開學前收心可用這四招

針對孩子有可能出現的“開學綜合征”,張文揚和童萍建議,學生或家長不必過于緊張焦慮,給予自己或孩子時間,調整作息,慢慢收心,平穩銜接,即可有效緩解或者預防節后綜合征。


(資料圖片)

調整作息。開學前幾天,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和學校生活相近的作息時間表,合理規劃學習和生活時間,按時起居,盡量做到勞逸結合。返校前可以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幫助學生積極投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逐步回歸學習狀態。開學前,家長要有意識控制孩子各類電子產品的使用,建議利用假期最后幾天讓孩子靜下心來,可以和孩子一起逛逛書店,親子共讀;也可以陪伴孩子聽聽音樂,參觀文博場館等,既陶冶情操,又增進親情。開學后,應注意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學習量,避免日程安排過滿,導致一時難以適應。

調整飲食,合理膳食。一日三餐需要定時定量進餐,逐步消除節假日期間過度飲食的問題。注意營養搭配,多食用新鮮蔬果,避免高油脂、高糖飲食的攝入。

提前準備。開學將近,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整理好書包和學習用品,對照學校的要求檢查一下是否完成學習任務,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積極營造良好的開學氛圍

開學以后,面臨學習和考試,一些中學生有一定的情緒波動。對此,姚應平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今年寒假比較特殊,高一年級的學生提前居家線上學習,對于自律性較強的學生,影響不大;而一些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學習容易不在狀態,開學后面臨考試的壓力,容易產生焦慮。“這部分學生,我建議要正確看待,學會接受現實考驗,坦然接受自己行為帶來的結果。”姚應平說。

孩子的一部分壓力來自家長,姚應平表示,家長絕不能因為一次考試成績,就把孩子“一棍子打死”。

每次假期臨近開學,學生都要有一個角色轉變期,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會產生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等不適心理。她建議,家長要抓緊時間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的“生物鐘”,恢復正常的作息制度,杜絕“晚睡晚起”的習慣,保證孩子能以飽滿的精神迎接開學的到來。

同時,家長要積極營造良好的開學氛圍,鼓勵孩子規劃好新學期的奮斗目標。作為家長,不妨制定自己的新年充電計劃,形成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同時也可引導孩子給好朋友打電話,聊聊新學年的打算,喚起孩子對校園生活和學習的興趣。

對于具有“開學恐懼癥”的孩子,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家長要對孩子表達真誠的關心,耐心傾聽孩子訴說的痛苦,同時對孩子進行疏導,多給予他鼓勵和支持。此外,父母還可與老師聯系,有的放矢地進行開學初的相關引導,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開學伊始,家長尤其要注意以積極、樂觀的心情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快樂地迎接新學期。

標簽: 幫助孩子 積極營造 定時定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