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經典常談》入選初中教材!讓孩子“航到經典的海里去”
(資料圖)
原標題:《經典常談》入選初中教材!讓孩子“航到經典的海里去”
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近期為許多家長“常談”。因為這本書入選初中語文教材了。據澎湃新聞報道,2023年春季,八年級下的語文教材進行了調整,廣受矚目的是,在“名著導讀”部分,將《傅雷家書》替換成了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對此,圖書市場反應迅速,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8月推出的新版《經典常談》,僅在2023年1月就已經發行130多萬冊,在某電商平臺銷量環比增長6.7倍。
朱自清《經典常談》中的“經典”,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十三篇,篇篇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而“談”即是對這些精粹的梳理與講解。這本書是朱自清先生專門為中學生撰寫的作品,可說是這位大教育家、文學家為孩子們準備的十三堂國學常識課。因文筆優美、流暢自然,見解精辟又深入淺出,《經典常談》被譽為國學入門的經典之作。
經典常談才能耳濡目染,在初中語文教材有限的“名著導讀”書目中,納入《經典常談》,體現了要讓孩子們在日常閱讀中接觸和了解國學經典的教育理念。朱自清先生在序言中提道:“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于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的確,國學經典中不僅包羅道德修養、治學修身等人生哲理,還蘊含中華文化的起源、歷史和底蘊。學習國學經典,就是學習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獲取人格培養的成長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個人的國學水平。
學習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必修課。近年來,古詩文篇目在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增加,便是這一教育觀的生動實踐。在重視收錄國學經典的基礎上,把此類經典訓練的入門書籍一同納入教材,更有助于樹立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文脈,是值得提倡的教育思路。
學習經典已達成共識,但要注意的是,該讓孩子們快樂地、而非愁眉苦臉地去學習經典。古代文學浩繁艱深,要領略其美,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破除文言文與白話文轉換上的閱讀障礙,以一般讀者更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解讀,是欣賞和學習古代文學的關鍵一步。作為概覽中國古典文學的重要參考,《經典常談》填補了學生對古文學習背景知識可能存在的不足,能在相當程度上避免出現機械背誦、食而不化的現象,從而幫助孩子們建立對古代文學的興趣,使他們打心里愿意去親近、誦讀和品味經典。就像朱自清先生希望的那樣,把這本書“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
閱讀《經典常談》,是為了讓經典始終伴隨孩子成長,讓學習經典成為終身的好習慣。(記者 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