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回沖至30萬元/噸觀望情緒仍重 鹽湖企業拍賣僅一人出價!
半年來一直跌跌不休的碳酸鋰價格在4月底探至18萬元/噸后,5月突然出現一波小反轉趨勢。5月23日,上海有色網顯示的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來到29.2萬元/噸,與前一日持平。另一機構百川盈孚的數據則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穩至30萬元/噸。
(相關資料圖)
據上海有色網消息,5月23日上午,青海某鹽湖企業開始了新一輪碳酸鋰競拍,碳酸鋰共計32噸,起拍價為29.5萬元/噸,僅一人出價,最終以起拍價成交。
這一情形,跟約10天之前青海藍科鋰業的600萬噸工業級碳酸鋰(碳酸鋰主含量小于99.6%,高于99.2%)拍賣時以24.1萬—25.1萬元/噸溢價成交,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海有色網方面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一人出價競拍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拍賣的量比較少,加上市場的觀望態度比較重,對于碳酸鋰的價格走勢仍然拿不準。”
具體分析這一波漲勢,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在5月10日之后,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上漲幅度幾乎每日均突破1萬元/噸,5月12日更是單日上漲了17000元/噸。不過,5月19日,漲幅回落到2000元/噸,顯示出了后續大幅上漲的動力或并不充足。
對于這輪價格突然的回調, “并不是市場供需面的變化。”上海有色網上述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說,“最先是由于4月底工業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價格差異過大,導致工業級碳酸鋰緊俏。工業級碳酸鋰率先領漲。借由這波情緒的炒作,鋰鹽廠捂貨不出,加上貿易商拱火,導致市場情緒一再高漲,最終導致價格漲至高位。”
“而下游前期庫存低位,由于剛需補庫被迫接受高價鋰鹽。”該人士說。
另一位行業人士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價格回調主要還是因為前段時間跌幅太過,市場供需本來沒有太大變化,情緒和機構報價模式導致價格所呈現出來的大幅波動。”
5月23日,百川盈孚則表示,當日碳酸鋰市場價格僵持運行,鋰輝石及鋰云母價格穩定,碳酸鋰成本面支撐,鋰鹽廠停價意愿持續,報盤堅挺。但下游正極材料端,開工未見明顯恢復,碳酸鋰基本面未見改善。疊加近期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下,正極材料成本壓力較大,對碳酸鋰高價貨源接受度較低,采購謹慎,供需雙方博弈中。
當天,國內鹽湖提鋰龍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現有碳酸鋰產能為3萬噸,在此基礎上通過技術的提升,提高回收率等方式進一步釋放產能。目前公司正在新建的4萬噸/年的鋰鹽產能預計在2024年前建成,項目包括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和年產2萬噸氯化鋰。
值得注意的是,一周之前,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內主要的碳酸鋰生產商之一江西東鵬新材料方面了解到,公司進入二季度后的產能開工率較一季度的90%左右的開工率有明顯下降。而上海有色網上述人士也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二季度機構統計的上游鋰鹽產量有所下降,但是進口端有所增加,整體的供需格局并沒有變化,還是過剩的狀態。
最新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4月,中國碳酸鋰進口量為11313噸,環比減少35%,同比增加96%。4月,碳酸鋰進口均價為55116美元/噸,環比下降10%,同比增長54%。2023年1—4月,中國碳酸鋰累計進口量為50048噸,累計同比增加50%。
而從成本端來看,目前的碳酸鋰價格或仍然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在上周舉辦的2023中國(新余)鋰電新能源材料科技大會上,贛鋒鋰業子公司贛鋒鋰電總裁戈志敏表示,從成本端來看,(在20萬元/噸價位的)碳酸鋰價格仍然有下跌的空間。
根據原料不同,云母提鋰、輝石提鋰、鹽湖提鋰的成本相差極大。據上海有色網2023年第一季度電池級碳酸鋰成本數據,自有鋰輝石礦單噸成本約6萬元,自有鋰云母礦單噸成本約6萬—8萬元,外采鋰云母單噸成本約20萬—25萬元,外采鋰輝石單噸成本約30萬—32萬元。而澎湃新聞記者此前從國內鹽湖提鋰龍頭鹽湖股份方面了解到,其鹽湖提鋰的成本在4萬元/噸以下。
亦有接近贛鋒鋰業方面的人士介紹,即便在2019年碳酸鋰價格跌至3.8萬元—4萬元/噸的狀況下,贛鋒鋰業這樣掌握了優質資源的鋰鹽龍頭企業也能夠有微薄的盈利。碳酸鋰價格的大風大浪中,淘汰的將是那些拿不到好資源的小玩家,例如此前在江西宜春從云母提鋰的鋰渣中再提鋰的小作坊主。
不過,在上周末的一次公開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馬仿列仍然指出,在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70%以上的情況下,需警惕碳酸鋰價格出現暴漲暴跌的極端狀況,這并不利于行業的持久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