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百事通!穩就業尤需“主動出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穩就業尤需“主動出擊”

一腳跨入“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畢業季,另一腳緊跟著就踏上了“讓人心生迷茫”的艱難就業季,面對廣大高校畢業生的期盼,如何走穩就業路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事實上,在疫情和經濟下行的沖擊下,最難就業季已成為每年的熱點話題,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也各有各的困境。盡管政府部門在穩就業上可謂“絞盡腦汁”,既要穩存量,又要拓增量,一系列穩就業“組合拳”成效明顯,但“艱難”二字仍縈繞在就業市場上。

如何穩就業?政策保障可謂關鍵,可終究還是要靠這條路上的萬千畢業生、廣大高校以及用工單位“主動出擊”,調整好心態和姿態,積極爭取屬于自己的機會。

目前,在供需結構性錯配下,有人找不到崗位,也有崗位招不到人。除了政府部門積極搭建平臺力促供需精準對接,畢業生也可適當改變擇業觀,不能抱著“宇宙的盡頭是考編”的心態在就業市場上“徘徊再三”,還苦等“上岸”。

回到就業路,高校畢業生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可慢就業、緩就業,但不可逃避就業,因為未來人生的無限可能,需要通過就業中的不斷探索去實現。

作為服務畢業生的高校,不能坐等優質就業崗位的到來,要努力“走出去”,加強與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精準對接,持續優化就業服務,在就業市場中搶得先機。

需要特別明確,還要警惕不良就業政績觀,不能只唯就業率為考核核心指標,要引入多元評價機制,引導高校站在學生“好就業、就好業”的角度,提升就業服務的“溫度”和“精度”。

同樣,用工單位也不能躺在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增加的基礎上,開出“水漲船高”的用人條件。在一攬子減負、穩崗政策的幫扶下,用人單位應積極創造更多收入穩定、保障完備、形態多樣的就業崗位,發揮好就業“蓄水池”作用,蓄好人才“活水”,匯聚發展動力。(周明)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