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快播:“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多難的路都要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多難的路都要走

繼美國、日本之后,荷蘭政府于近日宣布禁令,對部分先進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雖然荷蘭方面強調此舉不針對特定國家,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中國公司就是少數被拒絕許可的對象之一。

正如觀察者所言,“這是美國限制中國芯片生產能力的一部分。”長期以來,為遏制中國創新技術進一步崛起,美國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編造罪名制裁企業,隨時發動極限施壓,處心積慮拉“黑名單”,狂砸數千億美元推動“芯片法案”……眼看這些招數未能見血封喉,便又以“胡蘿卜+大棒”之法逼迫全球芯片產業鏈參與方選邊站隊。荷蘭在游說承壓之下放棄一直以來的態度,證明美國主導的芯片生態,已經從亞太地區的“四方聯盟”擴大到了歐洲。

大搞“閉關冷戰”“技術鐵幕”,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特別是對各大跨國企業來說,誰都不想放棄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超級市場。而對美國人來說,棒打別人同樣也會痛在自己身上。諸如高通、英特爾等企業受供應中斷影響,都面臨收入陡降的窘境,多家芯片供應商出現高庫存問題。為此,美半導體工業聯合會近期發表聲明,稱美國企業希望繼續進軍中國,并施壓拜登政府就此制定“明確規則”。

面對接二連三的制裁斷供風波,“放棄幻想、準備斗爭”應成為我們的底線思維。科技創新愈發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當慣了老大的美國,自然不允許任何國家挑戰它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絕對優勢。就看最近,國務卿布林肯剛訪華回去,美國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中多名議員就要求其不準與中國續簽長達10年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顯然,只要跟“科技”沾邊,一些人就會歇斯底里排擠中國。可以說,在如今的美國,國力下行與政治極化正形成某種惡性循環,當“看誰對華更強硬”成為兩黨惡斗的主題詞,兩個大國板塊對撞的風險也在無形中累積。

寄望“鐵幕”松動是一廂情愿,一夜之間造出尖端芯片也不切實際,獨立自主、苦練內功是我們唯一的路。回望過去,哪項核心技術不是靠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現突破的?遭遇近乎壟斷的市場形勢與行業龍頭的傾銷打壓,液晶面板、光伏組件逆境突圍,后發先至取得市場話語權;面對成敗難測的科技前沿和未曾走過的研發之路,特高壓、量子通信引領全球之先,在世界奠定中國標準……芯片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缺芯少魂”之困只會激勵中國人愈加奮進圖強。中國有龐大的市場、豐厚的技術積淀,在傳統電子芯片領域盡快補短板,同時盡快抓住光子芯片等新賽道的入局門票,實現“非對稱趕超”并非遙不可及。

“為了盡快解決國家芯片‘卡脖子’問題,年近八十依然堅守在‘龍芯’研發中心。她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在中國科學院大學2023年畢業典禮上,提到剛剛過世的微電子所研究員黃令儀老師時,周琪校長一度掩面垂淚。封鎖與圍堵從來如影隨形,但破局與新生才剛剛開始。希望更多科研工作者能汲取黃老的精神,也呼吁方方面面都來為其提供支撐。隨著一個個堵點被打破,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命門就能牢牢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關末)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