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石家莊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公布|當前熱訊

7月3日,

石家莊市教育局發布


【資料圖】

石家莊市2023年義務教育

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

↓↓↓

嚴格執行“公民同招”

嚴格落實“公民同招”政策,即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在規定時間內“同步登記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注冊學籍”。任何學校不得通過任何形式提前摸底爭搶生源,堅決杜絕以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掐尖招生。

公辦學校

線上和線下結合報名

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采取線上報名和線下登記報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有以下四類情況:

第一類情況:持續推進“公辦小學入學網上信息采集”改革試點工作。2023年選取37所公辦小學(長安區8所、橋西區8所、新華區8所、裕華區8所、高新區5所),通過“石家莊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登錄石家莊市教育局網站http://sjzjyj.sjz.gov.cn/鏈接進入)(下同)進行線上信息采集。

第二類情況: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之間小學畢業生跨區升入公辦初中的,以及其他縣(市、區)小學畢業生跨入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就讀公辦初中的,需要登錄“石家莊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進行線上信息采集。

第三類情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選擇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就讀公辦小學一年級的,需登錄“石家莊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進行線上信息采集。

第四類情況: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就讀公辦小學一年級(除37所改革試點校外)和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小學畢業生升入本區公辦初中的采取線下登記的方式進行,由其父母持身份證明、家庭戶籍證明、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證件等有關材料,小學到片區所屬學校登記報名,初中由區教育局統一組織辦理相關手續。

公辦學校招生要求

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收的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全部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除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以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規調劑外,各公辦學校不得招收片區外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1.足齡原則。2023年小學一年級入學的適齡兒童需年滿6周歲(2017年8月31日之前出生)。

2.屬地原則。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由戶籍所在地縣(市、區)教育局負責安排入學。其中,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由合法穩定居住的實際住址所在區教育局負責安排入學。

3.房戶一致原則。“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是指適齡兒童、少年戶口隨父母雙方或一方(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下同),且戶口和住址符合戶籍管理有關要求,即戶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規劃用途須為住宅)相一致。

4.人性化原則。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一方為獨生子女,且該適齡兒童、少年隨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處落戶,常年同住,無戶口遷移史的,可依據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獨生子女一方)的房產按招生片區就近入學。

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戶籍無房家庭,在非戶籍區單獨承租并實際居住,其適齡子女可在居住地所在區接受義務教育,由居住地所在區教育局調劑安排入學。

注:石家莊市五中(二中西校區)、市六十一中學招生片區保持相對穩定,招生工作繼續按原有政策執行。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公辦)初一招收200名外語特色學生(其中小語種100名,英語100名),面向學籍或戶籍在石家莊市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的小學畢業生,通過“石家莊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進行報名。

民辦學校線上報名

未被錄取將被統籌到公辦學校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納入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統一通過“石家莊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進行報名,嚴格落實公民同招要求。

未被民辦小學、民辦初中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由相關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其戶籍和家庭住址等情況,統籌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符合房戶一致原則的學生按照片區就近安排入學。

凡報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必須同時在家庭住址所屬片區,按照符合的上述情況,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報名公辦小學或公辦初中。其他縣(市、區)報名入學方式由各縣(市、區)教育局確定,原則上小學采取登記入學,小升初可結合農村學區實際,采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山區教育扶貧工程項目小學對口直升項目初中。

其他縣(市、區)之間跨縣(市、區)升學的,由轉入縣(市、區)教育局查驗小學生綜合評價手冊、戶口簿、符合條件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以及《石家莊市小升初跨縣(區)轉學證明表》(見附件)后辦理。

附件:石家莊市小升初跨縣(區)轉學證明表↓↓↓

民辦學校

規范報名派位錄取程序

全市民辦學校招生統一通過“石家莊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進行報名。辦學校不得自行組織招生報名,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提前預報名,私下預錄取結果一律無效。

每名適齡兒童、少年可填報1所學校作為第一志愿,并可選填1所學校作為第二志愿。

注:雙(多)胞胎子女填報信息時,家長可申請“雙(多)胞胎綁定”參加電腦隨機派位,雙(多)胞胎派位將產生一個派位結果,如派位錄取,則組合綁定的雙(多)胞胎均被錄取;如派位未錄取,則組合綁定的雙(多)胞胎均不錄取。

當第一志愿報名人數小于或等于學校招生計劃時,予以全部錄取;當第一志愿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時,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確定錄取結果。按學生的第一志愿未招足計劃數的學校,剩余計劃數按學生的第二志愿采用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進行招錄。仍未招滿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再進行補錄。

隨機派位工作由主管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確保網絡環境安全穩定的條件下組織進行,不得由學校自行組織。隨機派位過程實行一次性序號排位,對每個報名學生進行排序,排在招生計劃數以內序號的學生確定為錄取學生。

進一步簡化優化報名入學手續

各縣(市、區)教育局及各學校要優化報名程序,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

同時,要本著便民、高效的原則,信息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采集,應當采集學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長姓名、聯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信息采集工作應在招生入學時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嚴格審核“四證”

隨即派位均衡編班

各縣(市、區)要進一步規范對隨遷子女入學材料的審查,嚴格審核戶籍證明、居住證、住房證明、務工或經商證明等“四證”。堅持程序規范,信息屬實,對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不予辦理入學登記。

注:2023年入學的隨遷子女,其家庭住房證明、父母雙方的務工經商證明、適齡兒童少年及監護人的居住證須在2023年6月30日前取得。

戶籍在井陘礦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在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穩定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須提供父母在以上五區購房并在該房產實際居住的相關證明(《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書》或購房合同),由實際住址所在區教育局調劑安排入學。

嚴禁設立或者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等,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要嚴格落實均衡編班規定,對新入學的義務教育學生,要通過“石家莊市義務教育均衡分班系統”按照隨機派位方式均衡編班,學校分班工作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進行隨機派位均衡編班。

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不得出現56人及以上大班額,鼓勵有條件學校按照小學每班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招生。

公辦學校招生劃片地圖

以及民辦學校招生計劃,

后續將公布出來,

請持續關注!

來源:河北青年報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