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報資訊】建好零工市場 多方拓寬就業渠道


(資料圖片)

原標題:建好零工市場 多方拓寬就業渠道

各地要通過政策宣傳引導和優化就業服務等方式,建設好和發揮好零工市場的作用,提高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質量,以及給靈活就業人員更多關愛,不斷提升靈活就業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政府建設、規模適度、功能完善、服務便捷”的思路,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各縣(市、區)至少建成一家“政府所有、公益服務”的零工市場,實現縣縣全覆蓋,為當地零工人員提供常態化、公益性的對接服務。4月3日,太原市人社局印發《太原市“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確保按時、保質完成。(4月4日《太原晚報》)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太原市將實現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并且將公益性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規范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突出公共服務作用為零工求職者和缺工企業搭建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體現了政府部門對靈活就業人員的關愛,讓促就業更有溫度。

長期以來,打零工并不被人重視,甚至有人認為是勞動者缺乏足夠的價值才會選擇打零工,也有人認為打零工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之舉。同樣,有些單位因臨時工作的需要,想要找靈活就業人員幫忙,但又擔憂“馬路零工”能力水平低,導致靈活就業人員就業和用人單位都處于被動狀態。其重要因素就是缺乏規范的零工市場和相應的公共服務。因此,建設零工市場,將靈活就業人員信息納入公共就業信息服務范圍,完善服務場地設施支撐等,利于助推零工市場規范、擴容,以及推動新業態經濟增長。

當下,“零工經濟”方興未艾,靈活的就業形態不僅豐富了勞動力供給,而且創造了大量機動靈活的就業機會,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的載體。所以,完善零工市場、賦能靈活就業人員群體,不僅僅是托舉起靈活就業人員和他們身后家庭的幸福,還支撐著新業態經濟的未來。

當然,打造高質量的零工市場“樣板間”,絕不只是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大廳、一個信息整合發布的平臺,而要與時俱進,在實現供求雙方快速便捷匹配對接的基礎上,幫助靈活就業人員解決職業發展、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等“急難愁盼”問題。

實踐證明,零工市場建設是穩就業、保就業的重要一環,對促進農民工和困難人員就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今年太原市將實現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同時創新探索線上線下零工市場建設,要求強化零工快速對接服務,建立“即時快招”服務模式。強化就業創業培訓服務,開展職業技能、創業等培訓。強化困難零工幫扶服務,針對性開展就業援助。強化權益保護服務,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運用,提升零工信息服務水平。在省級統一搭建零工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市、縣動態收集更新零工人員和用工信息,支持零工崗位信息統一歸集發布,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等,這些措施部署,將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機會,值得推崇。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各地要通過政策宣傳引導和優化就業服務等方式,建設好和發揮好零工市場的作用,提高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質量,以及給靈活就業人員更多關愛,不斷提升靈活就業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沈峰)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