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消息!對無效“加班”,除了怒懟還需多方合力“破局”
【資料圖】
原標題:對無效“加班”,除了怒懟還需多方合力“破局”
近日,疑似“中國電科員工因清明節被強制加班怒懟領導”的聊天記錄在網絡上熱傳。(4月5日《新京報》)
據網絡上曝出的聊天截圖顯示,事情起因是,員工陳某因被領導安排清明加班而暴怒,將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加班積攢的怨氣一并發出,引起了部門同事的集體共鳴,紛紛要求辭職。隨后四川省與成都市總工會介入,表示會積極跟進,認真核查相關情況,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4月5日下午,中國電科官方回應此事稱網傳微信群聊天記錄所涉單位和人員,非集團公司所屬成員單位和員工。
又是高強度加班,又是一人怒懟領導、員工集體請辭……實事求是地說,無論當事人所說的是不是都屬實,涉及的公司是否為輿論所指的中國電科成都區,網傳群聊當事人是否為中國電科員工,此事折射的當下企業管理中要求員工“無效加班”的病態一面卻是不爭事實。而此事之所以會擊中眾多網友的怒點、引發網友的共鳴,一言以蔽之,正如有的網友所言:天下打工人苦無效加班等職場亂象久矣。
本來對于打工人來說,假期就是格外珍貴的時間,如果是一些必要的加班安排倒也無可厚非,但那種純消耗、無意義還違法的加班,顯然讓人無法接受。據此,有法律專家對聊天截圖進行分析后認為,如果員工陳述實際情況是事實的話,該公司涉嫌違反勞動法相關規定。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長期以來,“加班不可怕,就怕加班有文化”雖是流行于職場的一句戲謔之言,卻也很大程度反映了不少打工人的無奈。在有的管理者眼中,員工似乎只是不同崗位的“螺絲釘”,工作只能按照領導意愿行事,不能充分表達內心訴求。而由于眾多現實原因,大多數員工也是選擇做“沉默的羔羊”。從此角度看,打工人“陳某”“橫空出世”成為嘴替引發網友共鳴和支持,也就不難理解了。
實際上,筆者以為涉事雙方只要換位思考,事情原本可以換一種方式解決。不管怎樣,無論是寄希望于年輕人改變職場陋習,還是樂見陳某回懟不合理加班等要求,背后彰顯的其實是一種對活性和充滿人性化的職場生態的期盼。
對此,企業管理層作為職場規則的制定者、職場文化的譜寫者理應對鏡自照,對于超長或無效加班之類的職場陋習加以糾正。不妨構建一種合理的溝通機制,讓企業管理層俯下身子多傾聽一線員工意見,讓下屬員工敢于對問題直言不諱。政府相關部門要健全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通過專項集中政治和不定期動態抽查等方式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不能任由無效加班文化成為企業潛規則。各級工會組織也需暢通職工維權渠道,切實保障職工應有合法權益。而對員工來說,在理直氣壯抵制無效加班文化的同時,也應注意方式方法,學會用法律維權。(梁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