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簡訊:估值超百億,這家東北大米品牌脫去網紅外衣

作者/姚蘭

圖/十月稻田官博

耕耘11年,“顛覆”大米銷售渠道的十月稻田,正式向港股IPO發起了沖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傳統印象中,大米的銷售渠道主要是農批、商超以及夫妻老婆店,占據市場頂層的也多是金龍魚、福臨門、華潤五豐、北大荒、葵花陽光……誕生于1986年的金龍魚,2017年至2019年的包裝米現代渠道市場占有率第一。

疫情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傳統渠道,以線上見長的十月稻田因此受益。如今它背后站著的是啟承資本、云鋒基金、紅杉中國、CMC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在中國廚房主食食品收入前五名中,十月稻田是2020年至2022年收入復合年增長率最快的企業。2022年,十月稻田成為中國預包裝優質大米市場以及預包裝雜糧、豆類及籽類市場收入最高的公司。

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營收從23.27億元增至約 45.3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9.6%,三年的經調整后凈利潤則分別為2.21億元、2.59億元、3.64億元。

圖源:招股書

十月稻田的聯合創始人王兵和趙文君夫婦于2005年進入大米行業,大米也一直是其主要收入來源,近三年營收占比均在80%左右。

像“老大哥”金龍魚一樣,十月稻田很早便開啟了多品牌之路,除十月稻田(售賣大米、干糧、干貨、豆制品等)外,旗下還有定位中高端市場的柴火大院,以及走性價比定位的福享人家(主要銷售大米)。

招股書顯示,IPO前十月稻田的估值已經突破百億,作為最早投資方的啟承資本持有12.49%的股份,為最大外部機構投資方, 紅杉中國、PJSC、云鋒基金、CMC資本則分別持有十月稻田5.66%、4.90%、3.40%、1.81%的股份。

糧、油、水、奶等基礎民生品類誕生了諸如海天醬油、農夫山泉等多家千億市值的巨頭,投資人相信,8000億市場規模的大米、雜糧賽道同樣可以長出“巨頭”。

從經銷到品牌

大米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多年占據行業前三的金龍魚、福臨門和五豐,市場份額加起來不足6%。因銷售方式過于傳統和零散,過往消費者對大米品牌差異化的認知程度并不高。但電商的出現打破了這種認知,也加速了廠商從產品經銷到品牌化發展的轉變。

早在2011年和2013年,十月稻田便先后與京東和天貓展開合作。按照銷售渠道劃分,十月稻田的收入來源包含線上渠道、現代商超渠道、直接客戶和經銷網絡。2020年到2022年,公司線上渠道的收入來源占比分別為79.4%、75.5%和69.3%,這也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線上渠道包括電商平臺和在線自營店。這三年,十月稻田分別與24家、27家及29家電商平臺合作,來自電商平臺的收入分別為15.85億元、21.91億元及26.5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68.1%、60.9%及58.6%。

此外,公司同期還分別運營38家、58家及48家自營店鋪,收入分別為2.63億元、5.26億元以及4.86億元,占營收的比重為11.3%、14.6%以及10.7%。

圖源:招股書

因抓住電商紅利,十月稻田得以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我們覺得重要的還是要走在前面,有渠道出來,我們就會去嘗試。”王兵曾在此前的采訪中說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收入計,2019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一直是中國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綜合性電商平臺中銷售規模最大的公司,2022年市場份額達到14.2%,為第二大公司的2.7倍。

雖然線上份額已經成為行業第一,但十月稻田目前對在電商平臺的話語權并不夠,因為沒有線下深度分銷能力——這正是糧油巨頭金龍魚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產品想要長久維持競爭力并不容易。

從2016年起,十月稻田加速向線下滲透,建立起全渠道銷售體系。報告期內,十月稻田分別與39名、70名及90名現代商超渠道達成合作。2022年,公司成為中國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現代商超渠道收入排名第四的公司。

與經銷商的合作,提升了十月稻田的產品觸達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已擁有602名經銷商。

從田間地頭到餐桌

啟承資本創始合伙人常斌曾告訴36氪,今天新一代消費公司要想跑出來,突出“性價比”是很鋒利和有效的解法。

“這里的‘性價比’,指的是價格和之前的產品差不多或者高一點,但產品性能可以提升很多。這類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通常在產品和供應鏈端。”這正能解釋,為何在東北大米更多是產地品牌的情況下,十月稻田能夠打造出“特色品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十月稻田是中國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中少有的全產業鏈公司,涵蓋采購、儲存、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

從原材料來看,十月稻田已在中國五個核心糧食產區附近建立五個生產基地。另據媒體報道,十月稻田還與當地農民簽訂“訂單農業”合作協議,幫助農民種出好糧食。這些都從源頭保證了大米的品質。

生產加工環節,十月稻田于2019年引入瑞士進口布勒設備,該設備的特點在于多級輕碾,可降低碎米率,提高脫殼率,這是保證大米口感的重要一環。考慮到溫度和濕度對大米品質的影響,十月稻田還自建恒溫存儲倉,其總倉儲能力超過30萬噸。

為了保證將大米從田間送到餐桌,十月稻田在在全國總計運營了5個中心倉(RDC)以及十個地方倉庫,涵蓋海運、汽運、鐵運等多種運輸方式。

垂直一體化供應鏈體系支撐了產品力,而復購率證明了產品力。以2022年京東銷售額計,十月稻田品牌和柴火大院品牌旗下的大米產品復購率分別為39%、36%,高于行業平均復購率26%;十月稻田品牌和柴火大院品牌旗下的雜糧、豆類及其他產品復購率分別為34%及32%,高于行業平均復購率19%。

從各類產品的盈利能力來看,十月稻田主要產品——大米的毛利率在15%左右波動;毛利較高的產品是雜糧及豆類產品,其近三年毛利率均在20%以上。

大米微利,也促使十月稻田加快開發新品類,打造多品牌矩陣。正如金龍魚,深耕食用油領域多年,上市后加快轉型步伐,其產業鏈已延伸至油脂科技與飼料原料、調味品、預制菜等多個領域,建立了覆蓋高端、中端、大眾的品牌矩陣。

王兵曾說,消費者隨時隨地能輕而易舉買到,并且口感穩定、價格穩定,這就是“心智”。招股書顯示,在2010年之后推出的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產品品牌中,十月稻田是最知名的品牌。2011年上市的十月稻田經典系列長粒香大米,從2018年起銷售額超過百萬元;2019年推出的寒露秋香系列長粒香大米,在2022年的銷售額超過百萬元。

“最好的生意”不一定在熱門賽道

十月稻田能夠占領用戶心智,與其在營銷上花心思有很大關系。

2021年京東618期間,十月稻田與電視劇《鄉村愛情》合作,上線聯名款大米產品,并推出了一系列創意視頻、創意海報和卡通漫畫形式的“十月稻田鄉村愛情小劇場”,這是一次覆蓋全年齡層的接地氣的營銷傳播。去年,十月稻田官宣由自由式滑雪冠軍徐夢桃為首位品牌代言人。

招股書顯示,2020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26億元、2.23億元和3.15億元,近三年營銷費用增幅達近80%,營銷費用率也從5.4%上升至7.0%。隨著競爭加劇,踏上多品牌之路的十月稻田,增加營銷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主營農產品,有關食品安全因素、自然天氣災害和監管政策的變動都是十月稻田面臨的潛在風險。

2020-2022年的三年間,十月稻田的原材料總成本分別占其同期收入的68.3%、68.2%及65.6%,伴隨收入規模的增長,其議價權開始顯現。

在IPO募資用途中,關于“增強與供應商的合作,并加強采購能力;擴建產能、升級現有產線”被十月稻田放在了第一位,伴隨采購能力的加強,其原材料成本的比重有望進一步壓低。

消費升級的大勢下,相較于散裝產品,便于運送且口感更好的預包裝產品開始更加受到用戶的青睞。

盡管中國預包裝優質大米市場在中國整體預包裝市場中的占比已從2018年的43.2%,上升至2022年的50.4%,但前五大公司的總市場份額卻僅為8.9%,這意味著十月稻田還有很大的機會。

據農業垂直媒體35斗預估,2022年中國農業流入資金在500億人民幣左右。在其總結的資本重點關注的四大方向中——“連接農田與餐桌的供應鏈環節”,正是十月稻田符合的特質。

透過十月稻田,可以發現:“最好的生意”不一定在熱門賽道,只要找到了好的解法,同樣能出頂級公司。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