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當前熱議!數智技術加速現代服務業轉變

原標題:數智技術加速現代服務業轉變


【資料圖】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進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迭代,計算科學正在以更加柔性的方式嵌入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推動服務業從垂直分工向網絡分工轉型升級。

作為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計算科學有著系統性、前瞻性、科學性的優勢,這為傳統服務業與數智技術的創新融合開辟了新的視野,也為構建現代化服務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對計算科學為服務業創新提供進化驅動與可持續競爭優勢展開機制性研究,將為探索以智能技術與智慧經濟“雙輪驅動”的新型服務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第一,由資源競爭向生態競爭的創新模式轉變。傳統服務行業靠的是對資源渠道的競爭,這成為建立自身可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方式,然后通過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和規模化的資本投入來實現更大的效率和利益。

然而,隨著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絡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型服務行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面對的模式選擇,呈現出更加開放、更加多元、更加交叉的特征和發展趨勢。在更加開放、競爭迭代的環境下,服務業需要在數智技術的支持下通過更加有機的聯結機制與更加柔性的商業模式,建立與上下游共享共贏的創新生態。各種算法(如求解局部最優的貪婪算法等)為企業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效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從而進一步推動企業不得不在更開放、更有壓力的市場環境下展開競爭與合作。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新型市場競爭中對商業模式、商業形態的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加快促進企業在嵌入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的過程中,對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的生態競爭優勢。

第二,由資本密集向知識密集的創新要素轉變。在傳統服務業通過信息手段不斷融入新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企業逐漸由依賴資本密集型投入的規模經濟效應,轉向融合知識密集型投入的網絡正外部效應。服務業在數智技術的支持下,從傳統垂直分工向新型網狀分工的生產方式轉變,將進一步促進企業對自身組織形態進行適應性調整,加快社會關系網絡向價值創造網絡的轉變,形成以數據、平臺、創新為“新三駕馬車”的數字經濟增長驅動機制,催生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智能化、生產鏈柔性化、供應鏈敏捷化等多元化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態。

知識作為新經濟增長的驅動要素,將以更加豐富的形態和更加廣泛的價值,嵌入服務業的轉型升級當中。通過數實融合、數字孿生、工業再造、雙化融合等方式呈現新的價值創造模式,為傳統商業價值拓展增值空間、逆向生長提供新的機遇。知識要素加速流動所推動的資源編排和資源重構,能進一步催生新型業態的發展,而且知識已經成為新經濟增長的創新動力。

第三,由產品開發向場景開發的創新情境轉變。服務業從重在產品功能的開發,向服務場景開發的轉變,將成為新一輪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服務業適應新情境、開發新場景、創造新體驗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可能。動態優化技術已通過倉貨一體、數字工廠、第四方物流,為供應鏈的動態管理與實時規劃提供了技術支持。服務業對最佳客戶體驗的開發,已逐漸從傳統的功能輸出型向復合的智能引導型轉變,通過各種前瞻性、個性化、創新型的服務方案,為新的市場供需匹配關系提供精準的升級路徑,這有利于企業進一步開放服務場景、擴大服務終端、拓寬服務邊界。

第四,由行業治理向公共治理的創新制度轉變。服務業在組織形態不斷發展演進的過程中,將逐漸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進程中,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方式嵌入國際規則的對接;在維護產業安全與產業韌性的機制中,將面對更多的挑戰。數智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服務業由傳統的行業治理,向敏捷的公共治理轉變。尤其是各國民眾對綠色環保的重視和數字化越來越深入每個人的生活,這將逐漸成為服務業深度參與全球公共治理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也對服務領域的制度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在數字經濟領域,數據的自由流動和開發利用成為新一輪技術革命關注的重要方向。對數據資源的合理挖掘和有效監督,正逐漸成為以數字治理驅動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

(霍達,作者是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國際商務系主任)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