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網暴,需要你我堅定出列
原標題:遏制網暴,需要你我堅定出列
過去,非正常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可能需要一把利刃。而在數字化生存的今天,一個詆毀、謠言或許就已足夠。2月19日,有媒體報道,一位女孩因不堪網暴自殺,再次刺痛了公眾神經。
半年前,24歲的杭州女孩鄭靈華,因染粉色頭發、帶著碩士錄取通知書去看望久病在床的爺爺,而遭遇大規模網暴。“陪酒女”“老少戀”“炒作爺爺”“吃人血饅頭”等聳人聽聞的“罪名”向她襲來,讓這位原本元氣滿滿的少女在與抑郁癥抗爭多日后,以自殺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相關資料圖)
近期,類似網絡暴力事件不斷沖擊公眾視野,挑戰公眾底線。從去年被網民謾罵“快去死”的尋親男孩劉學州留下遺書后服藥自殺,到不久前開著拖拉機去西藏旅行的網紅“管管”不堪網暴輕生,再到這位生命剛剛隕落的女孩……這些活生生的生命悲劇來得猝不及防,讓人真切感受到:我們與網絡暴力之惡,距離并不遙遠。
網絡的一句惡言,有時比利刃還要鋒利。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今天,一條無中生有的信息、一句過分的玩笑、一次隨意無心的跟帖,一旦經過網絡的“放大器”,就可能在短時間內掀起駭浪,將聲浪化為利刃,從而把受害者冷漠地推向滿是詆毀的“汪洋”。
網暴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是集體無意識結出的惡果。它不像現實暴力那樣有形,借助互聯網的隱匿性、開放性、群體性,“無名之惡”增加了甄別施暴者身份的難度,“法不責眾”的心理也給了“鍵盤俠”肆意開腔的勇氣。
鍵盤俠的口誅筆伐,看似站在道德的高處,實則是情緒的宣泄、偏見的狂歡;佯裝“大義凜然”,實際卻“唯恐天下不亂”。在他們的言語操縱下,一波波“暴力聲浪”不僅污染網絡空間、荼毒社會風氣,也給當事人帶來了不可逆的精神壓力和心靈創傷。
面對接二連三的網暴悲劇,除了有關部門采取有效行動,網絡群組、網站論壇、小程序等平臺負起責任加強治理外,還需要屏幕前的你我堅定出列。
遏制網暴,需要多一絲敬畏。一個對生命、對法律、對道德都失去敬畏的人,也就失去了行為的底線,就容易極端、冷漠、暴戾,容易躲在屏幕后面肆意宣泄自己的“快意”而不顧他人感受,不管他人所受傷害,不想可能造成女孩殞命這樣的嚴重后果。
遏制網暴,呼喚你我的同理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鍵盤俠”們射出的暴力子彈“不長眼睛”,毫無道理也毫無規律。假如你我熟視無睹甚至卷入其中,受害的今天是他們,明天可能就是我們。
遏制網暴,期盼挺身而出的勇氣。捍衛他人,就是捍衛自己。面對“鍵盤俠”的無端謾罵、造謠誹謗,不要做“烏合之眾”,更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這需要我們堅決挺身而出,對每一次網暴行為說“不”。只有億萬個網民,自覺匯成抵制網暴的堤壩,從自己做起,從抵制每一句謠言、人身攻擊、侮辱謾罵做起,從聲援和捍衛被網暴傷害的每一個人做起,“鍵盤俠”的肆意妄為才可能被遏制,才能還網絡一片“清朗”。(張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