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信息:均衡服務助高質量就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均衡服務助高質量就業
近日,江蘇省啟動實施建設100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10萬名困難群體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將在2023年內首批建設300個服務站,兜底幫扶不少于3萬名困難群體就業,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大勢,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小小的就業服務站,在用工單位與困難群眾等求職者之間搭建起紐帶與橋梁,于細微處惠民生,在精準服務中透出治理溫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拓展服務陣地,延伸服務觸角,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既是群眾的期待,也是推動“放管服”改革向基層延伸的必然要求。
就業服務“小平臺”發揮服務民生大作用,貴在精準精細,做到應時而生,貼近實際。面對復雜的就業形勢,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應把提供更便捷的體驗作為落腳點,瞄準就業困難群體,準確選址定位,精準識別就業信息,精準指導就業人員,精準匹配就業對象,精準提供就業支持。針對困難就業群體等重點人群和中小微企業等重點對象建立“一對一”幫扶臺賬,形成立體網格化就業服務格局。同時,提供高效服務指導,讓群眾來了知道找誰辦,清楚怎么辦,必要時還有人幫著辦,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服務滿意度。
就業服務“小平臺”發揮服務民生大作用,重在拓展服務事項,實現融合發展。就業服務平臺在實現人崗精準匹配的同時,還應該拓展服務功能,推動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一窗受理”機制,將政策咨詢、就業失業登記、招聘求職、創業擔保貸款、就業援助、失業保險、就業培訓等業務全面整合,變“多頭受理”為“一窗口辦理”,滿足辦事群眾“進一扇門,辦多件事”的服務需求。
就業服務“小平臺”發揮服務民生大作用,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直播帶崗等渠道實現供需精準對接。積極創新探索線上零工市場發展,采取線上接單、線下服務等方式,推動群眾政策咨詢、找工作、辦事項“一鍵受理、一站辦結”,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多方位暢通勞動者就業渠道。在這方面,江蘇推出的“蘇心聘”就業掌上寶受到了求職者的普遍歡迎,求職者足不出戶便可以高效匹配招聘資源。
江蘇建設就業服務站是提升就業服務質量、精準匹配用工需求的新嘗試。期待各地出臺更多優化就業服務的便民舉措,讓“小平臺”高質量服務“大民生”。(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