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資訊:冰雪經濟大有可為
【資料圖】
原標題:冰雪經濟大有可為
近年來,冰雪運動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冰雪產業展現出廣闊前景。國內有關地區要牢固樹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認識發展機遇,立足自身實際,創造發展條件,力爭各方面更上層樓,切實把冰雪經濟做大做強,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冰雪旅游與冰雪運動需求,更有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我國冰雪經濟發展正面臨重大機遇。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元。這樣大的冰雪市場增長空間,必將對我國冰雪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值得有關地方和企業積極搶抓這一機遇。
發展冰雪經濟須立足自身實際。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冰雪經濟需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制訂發展思路和舉措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努力做強自身長板、形成本地特色。即便在一個省內部,也需要結合省內不同地方的實際,做出更加細致有效的部署。比如,吉林省近年來立足省內東西部冰雪資源條件不同的實際,強調打造“東雪西冰”產業格局,省內東部的多家滑雪場成為國內排名靠前的知名滑雪目的地,“滑粉雪”“看冬捕”“賞霧凇”等都成了游客向往的冰雪新玩法。
發展冰雪經濟須下足“雪外”功夫。人們到某地體驗冰雪,會關心滑雪(冰)場設施是否完善、交通是否便利等“硬件”條件,也會關心滑雪滑冰服務是否細致完善、食宿服務是否貼心劃算等“軟件”。如果相關“軟件”有損游玩體驗,即便“硬件”再先進再便捷,仍會讓人望而卻步。發展壯大冰雪產業,絕不是建幾個滑雪場、買幾臺造雪機、配幾架纜車那么簡單,有關地方和企業必須“硬件”“軟件”一起抓,在建好基本硬件、增加游玩項目、創新旅游產品的同時,不斷改進服務水平,提升游客滿意度。
發展冰雪經濟須補齊裝備短板。近年來,不少滑雪愛好者逐漸從租裝備轉為買裝備,通常說來,一套滑雪裝備相關花費不小。我國的冰雪裝備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相對落后。盡管國內不少企業近年來也加入了冰雪裝備制造,但國外品牌的滑雪裝備知名度高,即便價格高不少,仍頗受滑雪發燒友青睞。有關地方和企業需進一步加強對冰雪裝備的重視,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促進我國在冰雪裝備領域做大做強。
總之,冰雪經濟投資相對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發展冰雪經濟不僅有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投資結構、消費結構,還有助于促進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增進民生福祉,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期待有關地方和企業能夠在這個新賽道上跑出更好成績,讓冰天雪地真正變成金山銀山。(馬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