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硅料價格反彈 下游企業叫苦連天!難以繼續高位運行成行業內共識

去年12月以來的硅料價格下跌曾讓光伏產業鏈下游企業喘了口氣,但春節之后的硅料價格大幅反彈又讓光伏下游行業叫苦連天。

2月16日,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博士在蘇州的一個光伏行業論壇上表示,去年12月開始的硅料下跌曾溫暖了光伏人的心,解凍了被冰封的需求,可轉瞬間硅料價格翻番。“作為光伏制造的終端出口,阿特斯這樣的組件企業面臨固定的組件銷售價格和變動的供應鏈成本,風險壓力山大,利潤卻薄如蟬翼!”因此瞿曉鏵呼吁,光伏因可持續而生,需以可持續的方式經營。

瞿曉鏵的呼吁引發了不少同行的呼應。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也在該論壇上表示,碳中和是長周期發展目標,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局面,應秉持抱團發展的“共同體”意識,建立“共贏共生”合作機制,增加行業粘性。


(相關資料圖)

硅料價格大幅反彈引發抱怨聲

去年12月以來,已連續上漲近兩年的硅料價格出現下跌。6周內,硅料價格由每公斤300元一度下降到120元。但在春節后,硅料價格強勢反彈。

2023年2月15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示最新一周硅料價格信息,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22元/kg—248元/kg,成交均價為242.4元/kg,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20元/kg—246元/kg,成交均價為240.1元/kg.硅料的大幅反彈,引發了光伏產業鏈下游企業的抱怨。

“近兩年,因裝機加速增長,加之疫情推遲了硅料擴產,導致硅料供應偏緊,價格居高不下,給下游的制造企業和光伏電站的投資商帶來了無窮的困擾。”2月16日于蘇州召開的“光能杯”分享論壇上,瞿曉鏵大吐苦水。他指出,從2021年開始的高硅料價格,加快了硅料產能投資的節奏,國內硅料年產能由2022年年初的42萬噸提高到年末的120萬噸,并將在今年底進一步提高到240萬噸,而同時硅片的厚度從170微米減到了130微米,電池片的效率從22%上升到了25%,從而使得單瓦的硅料用量從2.8克降到了2.2克。加上海外硅料產能,已經能夠滿足1.2TW的年組件生產。

“在市場規律作用下,去年12月開始,6周內,硅料價格由每公斤300元下降到120元,硅料從80%毛利潤率的珠穆朗瑪峰海拔下降到50%毛利率的拉薩海拔。春節來臨,大地回暖,不再高冷的硅料價格,溫暖了光伏人的心,解凍了被冰封的需求,重拾邁向年裝機TW的步伐,光伏的春天似乎來到了!但好景不長,轉瞬間硅料價格翻番,跳漲到每公斤230元,又來到了海拔6千米的珠峰大本營,似乎在蓄勢從北坡重回珠峰之巔。”瞿曉鏵指出,光伏項目的開發周期長達三年以上,開發商基于對建設成本的預期簽訂PPA,組件價格的超預期變動,將導致項目喪失經濟可行性。光伏制造產業鏈長,從硅料出爐到組件發貨,時間長達兩個月,加上運輸時間,要到4個月。“作為光伏制造的終端出口,阿特斯這樣的組件企業面臨固定的組件銷售價格和變動的供應鏈成本,風險壓力山大,利潤卻薄如蟬翼!”瞿曉鏵說。

“光伏因可持續而生,需以可持續的方式經營!完備且有成本競爭力的產業鏈,使光伏巨輪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按經濟規律辦事,減少產業波動,保證供應安全,全產業鏈一起做大做強,是中國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王道。任何企業,或產業鏈上的任何環節,霸道行事,脫離光伏命運共同體,把同船人扔到海里喂魚,未必能走得更快,但肯定不能走得更遠,正所謂霸道不行,霸業不長。”瞿曉鏵的話似乎意有所指。《華夏時報》記者與某光伏企業內人士交流時了解到,近期的硅料價格大幅反彈與上游廠商的挺價有關,有硅料巨頭非常強勢的向下游廠商報了高價,寧可不成交也不降價。

瞿曉鏵的呼吁引發了不少同行的呼應。朱共山在該論壇上表示,光伏產業不僅需要自我突破,融合新興技術和思維,更需主動擔當。而重塑之路,孤島求生注定不會成功,只有每一位光伏同仁共謀、共計、共建,才能贏得未來。

朱共山表示,中國光伏產業的市場應用增長和材料擴產存在一定偏差度,應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共同瞄準光伏產業前沿科技和熱點方向,在不斷迭代升級中實現跨越式發展;碳中和是長周期發展目標,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局面,秉持抱團發展的“共同體”意識,建立“共贏共生”合作機制,增加行業粘性。企業間要專注分工、做好主業,深耕各類應用場景,避免行業內卷和同質化制造,讓行業發展得更健康;突破單一產業線瓶頸,以更高的戰略視野、更綜合的頂層設計、更長遠的布局,在儲能、氫能、新能源重卡以及充換電業務等新“賽道”布局謀篇,組合式創新推動新能源系統建設。

“目前為止從硅料、硅片、組件來說,資本的力量權重遠遠大于技術,現在為什么垂直整合一體化這么流行呢?用三個詞形容,一個是逐利,二是布局,三是被迫。有的企業逐利了以后,他覺得布局上要占得更多,所以就去做布局。有些企業是被動的,這種情況下不做怎么辦呢?從去年到今年,硅料上升需求下降的故事反反復復重演,大家做得很累。我覺得有些企業要想通,花無百日紅,如果想把一個行業上下游的錢全部賺盡也不現實,如果做好分工,稍微理性一點,能夠在這個規則下賺錢,都能夠持續地賺錢,我認為是比較理智的說法,少一點人為的操控,少一點給行業造困難的舉措,在這個行業下賺足夠的錢。”億晶光電總裁唐駿如此說。

硅料價格或回歸下降態勢

認為硅料價格高的不只是下游廠商,還包括分析師等第三方。

“現在的硅料價格并不是完全由供需決定的。”索比咨詢首席分析師曹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如果單純從供需來看,硅料價格在年底可能降到80元/公斤,不過由于種種因素,硅料價格可能還會在100元/公斤以上,但他認為現在的價格肯定會往下降。

硅業分會表示,根據供需總量預計,后續隨著終端對組件、電池片價格高位的接受度降低,硅片環節開工率和價格將隨之調整,硅料價格也難以持續維持高位,未來根據下游開工率和庫存調整等情況,多晶硅價格將在尋求新的供需平衡點過程中波動調整。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前期較為超脫的高位報價已經在近期進入明顯下行階段,隨著硅料環節博弈的階段性結果陸續落地,預計硅料價格在目前基礎之上繼續上漲的空間已然接近本輪波動的上限。

實際上,隨著硅料的技術突破,硅料的生產成本確實處于下降通道。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在論壇上就表示,他們的FBR顆粒硅將憑借技術、品質、成本、碳減排和產業鏈協同等綜合優勢,穿越行業周期波動,助力全球能源結構變革和產業轉型。

蘭天石介紹,2019年,協鑫科技正式拉開2萬噸級FBR顆粒硅的模塊化建設大幕,目前徐州、樂山、包頭以及在建的呼和浩特4個10萬噸基地皆以2萬噸模塊為基礎進行產能規劃和建設。模塊化建設最大的好處是,就像搭樂高模型一樣,把內部核心部件搭建完成后,所有設計技術全部通過技術流程固化。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泄密的可能性極低,通過一個點的技術突破就可以同時引發所有基地的技術進步。

“目前,在FBR顆粒硅的新業態上,我們真正做到了制造裝備國產化、知識產權自主化,包括下游單晶市場90%的客戶都接受并使用FBR顆粒硅產品,得到了實際的驗證,也收獲了客戶的積極反饋。目前FBR顆粒硅全球市占率已逾10%,到2025年將超過30%。”蘭天石說。

“節后硅料價格上漲主要由于硅料廠的挺價行為,但隨著庫存增加,挺價行為難以持續,預計硅料價格將再次回歸到下降態勢。”在2月15日舉行的東北證券2023年春季投資策略會上,東北證券新能源行業組長韓金呈表示。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 叫苦連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