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速訊:沒收書桌和撕春聯何以惹反感

原標題:沒收書桌和撕春聯何以惹反感


(資料圖片)

2月14日,幾則與城管相關的新聞成為熱點,其中有事態向好的轉變,也有令人不安的延續。

一則是,一位孩童在自家店鋪門口寫作業被三亞市吉陽區城管沒收書桌一事有了新進展。當地城管部門通報稱,執法人員存在簡單執法行為,造成不良影響,已向當事人道歉。應該講,當地善意回應輿論,值得肯定。

另一則是,江蘇徐州沛縣方面,在2月14日夜間,對此前城管撕毀253省道沿街商鋪部分春聯一事作出回應,承認工作中存在簡單化問題,對民族傳統習俗不尊重,已責成有關部門上門致歉,并對涉事責任人給予相關處分。

這也是個不錯的回應和姿態。但是,令人遺憾,就在徐州沛縣官方作出這一回應的同時,央視網、澎湃等媒體報道,當地還曾派出3名“大漢”深夜“跨省上門”,致爆料者被迫“逃”往外地,生活受到較大干擾。這不能不說是個令人不安的細節。雖然新聞稱是“跨省上門”而非“追捕”之類,但作為公權力的代表,你簡單一個深夜上門動作,卻足以給爆料人帶來巨大壓力。這樣一個未經溝通的不請自來,無論出于何種目的,都不合法理,實是滋擾,影響惡劣,實在不該。

城管沒收書桌和多地的撕春聯行為,看似不大,為何遭遇輿論風波、受到反感?值得說道。

三亞城管的事,按照當地說法,近期正在搞“創文鞏衛”,這家商戶此前多次違反門前三包責任,城管也曾提醒。但城管缺少溝通,直接讓正在寫作業的孩子走開并沒收書桌,難免少了點“人情味”。特別是當城管、執法這些關鍵詞,與孩子、書桌這些柔軟的東西碰到一起,容易引發社會的關注。

法規上的合法性和管理上的必要性也值得討論。只是在自家商鋪門口桌子上寫個作業,就影響市容市貌了?當地城管最開始的說法是,屬超出店外經營。可在店鋪門口桌子上寫作業的行為,和經營有何實際關聯?法規如何界定在自家商鋪門口寫作業的行為?

再聯系之前多地發生的“城管挨家挨戶撕春聯”行為,筆者認為,兩者背后有著某些共通的情緒。所謂簡單執法、缺乏人情味,還只是表面。深層次原因在于,在普通民眾心中,這兩種行為有“越界”嫌疑,給老百姓帶來了一種“被安排感”,也給公權力蒙上了缺乏自我約束的觀感。

民眾主要有兩個疑惑點。一方面,在沒有經過公民同意的情況下,城管堂而皇之撕毀居民房產大門上的春聯,是不是把手伸得過長了?為了所謂市容市貌,就去安排居民生活、安排整齊劃一的招牌、安排居民家里的春聯,看似為你好,卻也易受法律授權不足的質疑。一張書桌、一副對聯,看起來小得不能再小,卻關乎公權力和私權利之間的邊界。這個界限,不應被輕易突破。而后來發生的深夜“跨省上門”行為,則更顯某些公權力缺乏自律和謙抑精神。

另一方面,它們還帶來了對城市美學定義的再一次反思。家門口貼個春聯、門口擺一張書桌,怎么就影響了市容,怎么就不美、不文明了?這背后管理者的審美觀和公民自主權、市民謀生權該如何平衡?

應該講,無論創衛還是創文,城市管理者和公民都有共同期待,創衛創文歸根結底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理應得到理解。但只有管理者、執法者善待公民合法權益、謹守公權力邊界,美和秩序才具有真正內涵。要我說,一個城市最大的美和文明,恰在于管理者、執法者對法律的敬畏和對公民合法權益的敬重。否則,城市再干凈、再整齊,溫度與生氣又何在?(王彬)

標簽: 合法權益 最廣大人民 有關部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