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最新:職教芻議丨增加供給,把托育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劃出“紅線”,讓實習有質量有保障

【職教芻議】

原標題:增加供給,把托育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劃出“紅線”,讓實習有質量有保障


(相關資料圖)

沙洲

新聞:據媒體報道,截至去年年底,上海有各類托育服務機構1309家(含社區托育點),其中普惠性托育機構863個(含社區托育點),超過機構總數的65%,全市街鎮普惠性托育機構覆蓋率97%。

點評:普惠性托育服務與生育意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緊密相關。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為2.03個。這離“十四五”末達到4.5個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多渠道增加服務供給,成為各地托育服務的重點。

托幼一體化、社區托育、企業辦托等,共同構成了目前普惠性托育服務的供給端。在提升普惠性托育資源覆蓋面方面,上海無疑是“排頭兵”。該市今年起實施的《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是首部探索將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整合立法的地方性法規,將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的一體化發展。

增加托育服務供給,還要讓托育服務方便可及。不少地方正在想辦法把托育服務送到老百姓家門口。如南京提出,按照每3萬—5萬人口居住社區范圍,至少配建一處嬰幼兒托育機構。還有一些城市政府對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機構等提出具體要求。這些做法,勢必會在將來提供更充足的托育服務。

要為孩子提供有質量的托育服務,還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目前,許多托育服務價格居高不下,超出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資金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托育服務的規模與質量。因此,如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獎補等方式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也是擺在有關部門面前的待解命題。

新聞:近日,廣西教育廳、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實施細則(修訂)》,要求原則上不得跨專業大類安排實習,嚴禁以營利為目的違規組織實習。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崗位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不得僅安排學生從事簡單重復勞動。

點評:在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實習實踐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沒有高質量的實習,就沒有高質量的就業。然而,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存在違規現象由來已久。在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規范職校生實習勢在必行。

去年,教育部、人社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修訂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學生實習的行為準則,為實習管理劃定了“紅線”。為了進一步落實好《規定》,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實習細則,對于職校生的實習權益無疑能起到很好地保護作用。如廣西《細則》規定,實習崗位應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原則上不得跨專業大類安排實習,對職校生實習崗位提出更具體的要求,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專業不對口的重復勞動,提升實習的含金量。

職校生實習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生勞動安全保障、教育教學管理、企業生產經營、實習責任保險等方方面面。除了政策“護航”,還需要推進管理和服務提質升級,補足實習工作短板,提升實習質量。期待多方合力,讓學生實習有質量有保障,真正成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環節,從而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美譽度。

標簽: 職業學校 學前教育 職業教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