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剛融資就欠薪裁員 有員工甚至被無償勸退 這家新勢力怎么了?

2月13日,有消息稱,威馬汽車開始全員停薪留職。網傳聊天截圖顯示,威馬市場部被通知居家不辦公,也不給N+1(賠償)。有威馬汽車還在職的員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消息基本屬實。”


(資料圖片)

據記者了解,早在2022年11月上旬就已經有1000多位威馬汽車員工離開。“確實有一批員工是在2022年11月被裁員的,當時說是給到3個月賠償,但是他們至今沒有收到這筆賠償金。還有員工在2月13日被無償勸退。” 一位威馬汽車前員工告訴記者。

早在2022年11月21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的一封內部溝通信已經把威馬汽車的問題公之于眾。沈暉表示,2022年充滿挑戰和困難,威馬汽車也面臨著資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壓力。“今年(2022年)10月以來,公司實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以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同時對公司整體運營費用進行精簡,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沈暉在內部信中表示。

具體來看,從2022年10月開始,威馬汽車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的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的基本工資;調整公司發薪日,從次月8日發放上月工資調整為次月25日發放上月工資;本年度不再發放額外獎金(第13薪)、留任獎金(第14薪)及年終獎,暫停發放購車補貼。

“感受到公司的經營情況不佳,我在2022年12月初選擇自行離職,盡管我離職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我的社保還是被斷繳了1個月,公積金則斷繳了3個月。”上述威馬汽車前員工告訴記者。

在沈暉的個人微博之下,有不少自稱為威馬汽車的員工留言稱:“能不能把欠的社保公積金交了。”

事實上,資金短缺的壓力已經傳導至威馬汽車的終端渠道。

在1月18日,記者走訪北京和上海時發現,威馬汽車北京地區五方橋店已經閉店。威馬汽車五方橋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銷售工作在正常展開,但因下單配套零部件等原因,相關維修工作會有一定延遲。”此外,上海嘉定區某商場的威馬汽車品牌體驗店也已經撤店。

彼時,威馬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威馬汽車的售后服務仍在正常提供:“近期的門店調整是配合威馬汽車正在進行的品牌升級,也為后續開設自營店做準備。用戶如果有售后需求,可致電威馬官方客服,詢問所在城市最近的可提供服務的門店地址和聯系方式。”但有威馬汽車的用戶表示因威馬汽車發不出來配套的零部件,車輛一直無法維修。

“缺錢”成為威馬汽車最關鍵的問題。從經營數據來看,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一樣,威馬汽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根據威馬汽車之前發布的招股書,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7.6億元、26.7億元、47.4億元;對應凈虧損分別為41.5億元、50.8億元、82.1億元,虧損額持續增加。

為扭轉經營虧損局面,威馬汽車在1月16日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針對W6、EX5-Z、E.5等多款在售車型進行價格調整。調整后,綜合補貼后售價將上漲1.5萬~2.5萬元不等,價格調整方案于2023年1月1日零時起生效,在此之前已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戶不受此次價格調整的影響。

為進一步謀求資金,威馬汽車仍在尋求上市。1月12日,威馬汽車方面宣布將與Apollo出行達成戰略并購,上市路徑進一步確定。“如果一切順利,威馬汽車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完成港股掛牌。”一位接近威馬汽車人士告訴記者。

實際上,威馬汽車在近期也獲得了三筆資金支持,分別來自港澳地區商業銀行2.5億港元、銅礦企業正威國際5億元人民幣、威馬汽車D輪最大投資方雅居樂15億港元。“這幾筆錢主要是增加威馬汽車的現金儲備,補充現金流和所需運營資金,為威馬汽車在完成上市前補充流動資金。”上述接近威馬汽車人士透露,到港股掛牌日,威馬汽車預計還將完成不少于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

就在威馬汽車宣布與Apollo出行達成戰略并購的同一天,沈暉在微博分享了一段電影《芙蓉鎮》中的片段。在視頻中,唯一一句出現的臺詞是,“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但是,威馬汽車能否活下去,又能否順利上市,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標簽: 停薪留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