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觀天下!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近日,人社部等11部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目前,全國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超2萬場,發布崗位超1300萬個。

就業關系人民收入,關系人民“吃飯”問題,是人民生產生活的基礎,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來,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本及技術稟賦以及產業結構等因素影響,我國就業崗位總量供需矛盾凸顯。特別是疫情沖擊影響之下,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部分行業企業穩崗壓力有所加大。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解決就業問題的壓力可想而知。

面對嚴峻復雜的就業形勢,既要正視壓力挑戰,也要看到積極因素。從政策層面看,“六穩”“六保”中,就業都居首位,從中可以看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從當前看,全國都在干勁十足“拼經濟”,各地建設如火如荼,消費加速回暖,折射的是我國更大的發展潛力、更強的消費動力、更足的經濟活力;而從長遠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等孕育著巨大潛力。因此,我們要充滿信心,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引領,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采取更多有針對性的舉措,推動各項就業工作措施落細落實。

好政策要有群眾看得見的落實。解決就業難題,關鍵就在于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把合適的崗位送到合適的勞動者身邊。從各地舉辦的招聘活動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從各地“點對點”跨省包車包機“搶人”,到創新實施直播招聘、互動帶“崗”,從許多地方入戶動員、進村送崗,到開展“招聘夜市”“人才夜市”……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的歷史新高,還有不少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需要穩定就業,這就要求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更強調精準對接、多管齊下,盡可能多地惠及就業群眾。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經濟發展。實踐證明,企業是創造財富的最重要平臺,也是提供就業崗位的最重要載體,特別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旅游休閑、康養保健等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尤為強勁,要讓它們發展好,當好主角,才能擴大就業空間的源頭活水。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出現了暫時的困難,用人需求減少,這就需要落實用好資金補貼、稅收減免、社會保險費緩繳等政策杠桿,著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崗;另一方面,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就業不僅是“就得了業”,還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歷次產業革命經驗表明,技術進步會對就業產生“替代效應”,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崗位會被淘汰,因而必須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增強他們對勞動力市場的適應性。以廣東為例,所提出的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中,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居于首位,啟示我們要推動技工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實施產業技能根基工程,加快建立一支規模宏大、素質較高的新型產業工人隊伍。此外,還要創新職業技能認定標準,讓勞動者對未來發展有更大希望。

保就業就是保民生,穩經濟需要穩就業。只要充分認識形勢壓力、發揮積極因素,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就一定能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王慶峰)

標簽: 多措并舉 積極因素 替代效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