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動態丨吳易昺,不只天賦異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吳易昺,不只天賦異稟
“創造歷史!”很多媒體在標題中都用了這四個字。當地時間2月12日,在ATP250達拉斯站男單決賽中,中國網球選手吳易昺苦戰三個搶七,首進巡回賽決賽就奪冠。吳易昺因此成為公開賽年代以來第一位奪得ATP巡回賽冠軍的中國網協球員。
有人說他是天才少年,有人夸他是天賦異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大陸男子網球終于拿到了第一個ATP單打冠軍,讓人興奮,更讓人感動。這個稍微有點難念的名字一夜之間從網球圈、體育圈火到圈外。特別是在他的家鄉杭州,更是掀起了一股旋風。如此年輕就書寫了歷史,難怪媒體紛紛冠以“天才”“天賦”“超新星”等光環。網球,特別是男子網球單打項目,在國內起步較晚。能夠在世界頂尖選手云集的賽事中奪得冠軍,當然離不開天賦的加持。但是,奪冠靠的全是天賦嗎?
吳易昺,不只天賦異稟。對關注中國網球運動的人來說,吳易昺并不是一夜成名。就像歌里唱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吳易昺的成長之路絕非坦途。職業網球本就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一路打怪升級,除了天賦,也離不開吳易昺多年來身體和意志的高強度磨練,以及那股子樂觀和韌勁。
從國際青少年比賽中嶄露頭角,到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美網青少年組比賽、雅加達亞運會取得不錯成績,直到去年美網男單第三輪比賽中面對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俄羅斯選手梅德韋杰夫,這條路灑滿了汗水和艱辛。因為嚴重傷病,吳易昺的網球世界排名曾跌到一千多位,不同的聲音也曾不絕于耳。值得慶幸的是,吳易昺內心足夠強大,更沒有迷失。剛嶄露頭角,就遭遇了三年傷病,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和科學的訓練方法,怎么能最終走出陰霾、攀上巔峰。
奪冠之后,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還有他松弛、自信的心態。這種心態,不是靠把金牌當作唯一目標的瘋狂訓練就可以造就的。在從事體育訓練的同時,吳易昺也是個學霸級的孩子,邊上課邊訓練,考試成績名列前茅。他在提升球技的同時,也收獲了健全的人格、達觀的心理、堅強的意志。面對眾多國外媒體,他用外語侃侃而談,甚至和觀眾輕松地開起玩笑,并且鄭重地用中文致謝。
吳易昺的陽光、自信,映射了當代中國的青春和開放。他以網球運動成名于世并受到中國民眾喜愛,也折射出中國社會奔向現代化過程中帶給個體的多種可能性,以及社會判斷成才標準的多元化。體育天然具有親和力和草根性,國際體壇涌現更多青春陽光的中國青年,恰是對國家形象最有說服力和穿透力的傳遞。這,也正是體育精神之所系,發展體育運動目的之所在。
雨果說:“運動是身體的鍛煉、德行的培養。”競技體育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場比賽的勝利,背后往往有著強大的群眾基礎、科學的訓練體系、濃厚的體育健身氛圍;一名優秀的運動員,除了具有精湛的運動技巧,同樣也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高尚的道德風范、獨特的人格魅力。今年,杭州亞運會即將舉辦。濃郁的運動氛圍之下,以及在吳易昺等本土體育明星的感召之下,相信會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從事體育、熱愛體育,在揮汗如雨中收獲最好的成長。(逯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