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訊:綠竹生物二度沖刺港股上市 尚未有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
2月13日晚間,北京綠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竹生物”)二度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資料圖片)
綠竹生物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專注于開發人類疫苗和治療性生物制劑。招股書顯示,公司產品管線包含三款臨床階段產品和四款臨床前階段的在研產品。其中核心產品LZ901是公司自主開發的重組帶狀皰疹候選疫苗。
對于產品的研發情況,記者致電綠竹生物,但公司方面未回復。
兩年虧損超12億元
目前,綠竹生物旗下并未有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因此,公司每年僅有來自設施租賃、政府補助、銀行利息等方面構成的其他收入。2021年及2022年,綠竹生物的其他收入分別為689.6萬元及1392.3萬元。上述報告期內,公司分別虧損5.39億元及7.25億元。期內研發開支分別為4298.3萬元及9142.6萬元。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喜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物醫藥企業在產品研發階段的資金消耗較大是行業的通行現象。而且,前期的研發費用越高,越能在側面反映出產品研發壁壘較高,后續的利潤空間可能會越大。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897.6萬元,較2021年末增長115.35%。對此,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秦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竹生物曾將B輪、B+輪融資中的部分金額用于購買理財產品。上述操作說明綠竹生物并不算缺錢。
對于此次IPO,綠竹生物表示,計劃將募集資金的61.4%用于臨床階段產品的臨床研發、制造及商業化。其中LZ901占比40.7%、K3占比12.3%、K193占比8.4%;另外,7.7%的資金用于公司管線中其他在研產品的IND前研發及制造;20.9%的資金用于建設大型、定制及不可拆卸的生產設施;約1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對于虧損的高科技生物公司,除了技術人才和研發能力儲備之外,公司是否有充裕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儲備是其發展的關鍵因素”秦亮進一步指出,“因此,港股允許虧損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幫助公司打通了融資渠道,解決資金問題,從而更好地聚焦主業長遠發展。”
在研產品市場前景向好
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核心產品LZ901預計將成為全球首款具有四聚體分子結構的帶狀皰疹疫苗,用于預防50歲及以上成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帶狀皰疹。公司的另外一款核心產品K3,主要用于治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斑塊狀銀屑病。
公開資料顯示,帶狀皰疹患者中約9%至34%會發生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該種疼痛屬于重度疼痛,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目前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是預防帶狀皰疹的有效手段。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帶狀皰疹疫苗有兩款,分別為默沙東的Zostavax和葛蘭素史克的Shingrix.兩款產品分別運用了減毒活疫苗技術和重組蛋白疫苗技術。在國內市場,僅有葛蘭素史克生產的Shingrix實現上市銷售。
銷售價格方面,據悉葛蘭素史克的Shingrix市場售價為1600元一針,共需注射兩針。比較而言,綠竹生物預計LZ901的零售價格約為500元至800元一針,每個療程需要注射兩針,價格方面較Shingrix更有優勢。
綠竹生物指出,預計在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LZ901在國內的臨床II期試驗,并將于第二季度啟動臨床III期試驗。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2023年2月7日啟動了LZ901在美國市場的臨床I期研究。
國內市場方面,多家廠商均對帶狀皰疹疫苗有所布局。其中,百克生物的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于2023年1月31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品注冊證書》,該產品適用于40歲以上成人預防帶狀皰疹,成為首款獲批的國產帶狀皰疹疫苗。另外還有多家廠商的帶狀皰疹疫苗也在推進研發進程中。
根據安信證券指出,以批簽發量口徑測算,假設受種者均完成2劑次全程接種,目前Shingrix在50歲以上人群中的滲透率僅為0.3%,中國帶狀皰疹疫苗市場仍有待開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指出,預計到2030年,中國50歲以上的帶狀皰疹患者將達到600萬例。且目前,中國50歲及以上人口的帶狀皰疹疫苗接種率為0.1%,按銷售收入計,中國帶狀皰疹疫苗市場預計將于2025年增加至108億元,到2030年,該市場將進一步增加至281億元。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