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動態:“病毒學博士”造謠,必須嚴懲
原標題:“病毒學博士”造謠,必須嚴懲
近日,一則“病毒學博士5天內2次感染不同毒株”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2022年12月26日夜,一網民發布多條微博,稱自己是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病毒學博士,工作單位為蘇州工業園區疾病防治中心,五天內連續兩次感染不同新冠病毒毒株,后在自己工作單位的P4實驗室內通過快速基因檢測確定毒株樣本。
(相關資料圖)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奧密克戎病毒極強的傳染性讓很多人紛紛“中招”。“陽了”的人群之中,普遍都有癥狀,不少人還輪番遭受“水泥封鼻孔”“喉嚨吞刀片”等諸多“酷刑”。盡管絕大多數人都抱著樂觀的心態積極應對,相信疫情的陰霾會很快過去,但也不乏有人聽到朋友圈中真真假假的“哀嚎”聲,聞“陽”色變。
在這樣的情形下,“病毒學博士5天內2次感染不同毒株”的傳言,頗令一些人恐慌。
不過,經核查,該中心無此員工,也無P4實驗室。經公安機關調查,該網民金某某系某便利店的員工,為博取關注,自行拼湊相關帖文,并杜撰身份信息發布至微博。
原來如此。
謠言很快被戳穿了,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為了蹭熱度無端造謠,不僅踐踏了道德底線,更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理應依法嚴懲不貸。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鑒于金某某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公安機關已對其作出行政拘留處罰,可謂咎由自取。事情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對于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造謠,網友們紛紛呼吁不能止于行政拘留,理應嚴懲不貸進一步追究其刑事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則謠言的發酵過程中,一些自媒體盲目引用甚至移花接木,也得有個說法。究竟是缺乏辨別力,還是為了熱度根本就不加辨別,或是有意推波助瀾煽風點火,值得引發深思。
天下苦謠言久矣。假博士感染的是流量病毒,這些自媒體感染的又是啥病毒?對于這些明顯有悖常識并極易引發恐慌情緒的言論,相關平臺又是如何把關的?別讓謠言像病毒一樣肆意傳播。(胡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