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環球微資訊!美國科技公司 IPO 今年徹底啞火,2023 年也不樂觀

北京時間 10 月 30 日上午消息,據報道,科技公司 IPO(首次公開招股)在 2021 年創下了記錄,電動汽車制造商 Riyan、餐廳軟件應用 Toast、云軟件供應商 GitLab 和 HashiCorp,以及股票交易應用 Robinhood 相繼上市;而在即將過去的 2022 年,美國科技 IPO 徹底啞火。

今年,在美國唯一值得關注的科技 IPO,是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部門 Mobileye 上市。但 Factset 數據顯示,Mobileye 此次 IPO 籌集的資金還不到 10 億美元。而其他美國科技公司的 IPO 更慘,融資規模甚至未超過 1 億美元。

相比之下,2021 年,美國至少有 10 家科技公司的 IPO 募集到了 10 億美元以上的資金,這還不包括 Roblox、Coinbase 和 SquaSpace 等公司的“直接上市”,這些公司資本充裕,不需要引入外部現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今年的形勢則不同,投資者不再甘愿冒險,不再癡迷于初創公司的未來增長潛力,轉而支持那些資產負債表被認為足夠強勁、足以經受住經濟低迷和維持更高利率的盈利企業。原計劃在今年進行 IPO 的一些初創公司,看到已上市競爭對手的股價下跌 50%、60%,甚至是 90% 時,它們調整了上市計劃。

律師事務所安永(Ernst & Young)12 月中旬發布的 IPO 報告顯示,2022 年美國 IPO 交易收益總額暴跌 94%,從 1558 億美元降至 86 億美元。隨著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即將迎來自 2008 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以及自 2006-2007 年以來首次連續數年表現遜于標準普爾 500 指數,科技股投資者正在尋找觸底的跡象。

但股票研究公司 New Construction 的 CEO 戴維?特雷納(David Trainer)表示,投資者首先需要抓住現實,重新開始根據基本面而不是遙遙無期的承諾,對新興科技公司進行估值。

事實上,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科技公司 IPO 高歌猛進之際,特雷納就曾發布預警。特雷納當時發布了一些關于軟件、電子商務和與科技相鄰的公司的詳細報告,稱這些公司正將其極高的私募市場估值推向公開市場。在當時股市飆升之際,特雷納的看跌預測似乎有些滑稽。但如今看來,特雷納很有先見之明,Robinhood、Rivian 和 Sweetgreen 都比去年的高點下跌了至少 85%。

特雷納今日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我認為,在我們把持續回歸智能資本配置視為投資決策的主要驅動力之前,IPO 市場將舉步維艱。一旦投資者再次關注基本面,市場就可以重新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支持資本的智能配置。”

相比之下,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林恩?馬丁(Lynn Martin)上周曾表示,她對 2023 年的 IPO 市場持樂觀態度,因為積壓的股票數量從未像現在這樣多過,一旦市場波動開始消散,這一活動(IPO)將會回升。

“狂飲”后的宿醉

對于正計劃 IPO 的初創來說,問題并不像克服熊市和市場波動那么簡單。它們還必須承認,它們從私人投資者那里獲得的估值,并沒有反映出公開市場情緒的變化。

全美風險投資協會(NVCA)的數據顯示,2021 年風險投資公司籌集了 1310 億美元資金,首次超過 1000 億美元,也是連續第二年超過 800 億美元。雄厚的資金池推高了初創公司的估值,2021 年風險投資交易的平均投資后估值,從前一年的約 2 億美元上升至 3.6 億美元。

而如今,被推高的初創公司估值正在回落。知情人士稱,在線支付公司 Stripe 在 7 月份將其內部估值從 950 億美元下調至 740 億美元,降幅為 28%。本月,英國在線支付解決方案供應商 Checkout.com 將其估值從 400 億美元大幅下調至 110 億美元。而美國生鮮配送平臺 Instacart 已經三次遭受打擊,其估值在 5 月份從 390 億美元降至 240 億美元,然后在 7 月份降至 150 億美元,最后在 10 月份降至 130 億美元。

在眾多大牌初創公司中,瑞典“先買后付”巨頭 Klarna 的估值跌幅可能是最大的。今年,Klarna 僅以 67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資金,較之前 460 億美元的估值折價 85%。

風險投資公司 Thomvest Ventures 的董事總經理唐?巴特勒(Don Butler)對此表示:“2021 年的狂飲讓人產生了一種宿醉。”

巴特勒預計,科技 IPO 市場在 2023 年不會明顯好轉。美聯儲正在進行的加息看起來更有可能使經濟陷入衰退,目前也沒有跡象表明投資者對承擔風險感到興奮。巴特勒說:“我看到的是,這些公司正面臨著 B2B 和消費者需求疲軟。這將使 2023 年變得艱難。”

巴特勒還認為,在 IPO 市場再次回暖之前,硅谷還必須要轉變“增長至上”的理念。這意味著不僅要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展示短期盈利之路,控制招聘預期,還需要對組織的運營方式進行結構性改革。

例如,近年來,初創公司在人力資源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以應對整個行業的人員涌入和積極招聘。但在招聘凍結期間(今年市場已裁員 15 萬人),對這些工作崗位的需求要少得多。

巴特勒說:“預計這種‘文化重置’還會持續幾個季度,這也讓我對 IPO 市場保持悲觀。”

現金為王

一家維持住了高估值的私營公司是 Databricks,其軟件幫助客戶存儲和清理數據,以便員工分析和使用。

2021 年 8 月,Databricks 以 380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了 16 億美元資金。在 2021 年年中,該公司的年營收正邁向 10 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將增長 75%。許多人認為,Databricks 將在 2023 年進行 IPO。

到目前為止,Databricks 的 CEO 阿里?戈德西(Ali Ghodsi)尚未談及 IPO 事宜,也沒有表達過對公司資本狀況的擔憂。事實上,戈德西認為,保持今天的私營狀態對他來說是有利的。

戈德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你是上市公司,唯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以及每天需要做些什么來增加現金流。我認為,這是目光短淺的行為,但我也明白,這就是市場目前的需求。我們還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不必擔心這些。”

德西還表示,Databricks 擁有大量現金,即使出現像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天塌下來”的情況,該公司也會以一種非常健康的方式獲得充足的資金,而無需外部融資。

在科技公司紛紛裁員之際,Databricks 還避免了裁員。戈德西說,該公司計劃繼續招聘,以充分利用人才優勢。戈德西說:“我們處于一個獨特的位置,我們的資本非常充足,而且我們還是私營公司。”

不管怎樣,Databricks 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會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 IPO 候選者,但估值問題仍然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擔憂。

云數據庫軟件公司 Snowflake,算是“上市版”的 Databricks,自 2021 年 11 月以來,其市值已縮水近 2/3。Snowflake 在 2020 年進行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軟件公司 IPO,籌資近 39 億美元。

Snowflake 的增長一直很強勁,最近一個季度的營收飆升了 67%,超出預期。調整后的利潤也好于預期,Snowflake 表示,該季度產生了 6500 萬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盡管如此,該股在第四季度下跌了近 20%。Snowflake 的 CEO 弗蘭克?斯勞特曼(Frank Slootman)上月底向媒體表示:“市場情緒有些緊張,人們的反應過于強烈,這是可以理解的。”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