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長篇小說是胸中的大氣象,藝術的大營造丨上海文藝2022年10大長篇小說

2022已經進入尾聲,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佳作盤點也如期而至。

今天,小藝君給大家帶來的是2022年10大長篇小說榜,請來看吧!


(資料圖)

1

《千里江山圖》

孫甘露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千里江山圖》是當代著名作家孫甘露的最新長篇小說力作。小說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撈出隱秘而偉大的歷史事件,用文學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現它的過程。作者捏土為骨,化泥為肉,將散落于歷史塵埃中的理想主義者,重新聚起他們的精神和血肉,于焦灼亂世中躬身入局。他們是父親,是愛人,是兄弟,他們在漆黑的夜里開始一段深不可測的航程。孤寂的至暗時刻,一個人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他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2

《大醫》

馬伯庸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馬伯庸一直以來,都是特別會講故事的。《大醫》自然不例外。他通過三位醫者,串起時局與個體命運——哪里有疫情,就要去哪里治疫;哪里有災害,就要去哪里救災;哪里爆發戰爭,就要去哪里冒著槍林彈雨,救死扶傷。作品全面展現了,何為真正的“大醫”,這一無數醫者為之尋覓多年的答案。

3

《關于告別的一切》

路內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路內的小說總有著自己內在的腔調。從《少年巴比倫》到《慈悲》,他始終保持著“路式”敘述。這本《關于告別的一切》依然延續了這一點。除了語調上,內容上也有一定的承襲——路內是極其會寫“文青”的。《霧行者》第二章中,對于“文青”的生活描寫細致入微,真實、動人又令人發笑。本書中的李白也正是如此,在自身的境遇中,不停告別,再重逢。

4

《潮汐圖》

林棹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潮汐圖》無疑是今年所讀當中最大的驚喜之一。語言、結構、內涵……統統都達到了極高的文學水準。故事從一只“蛙”出發,聚攏起新南方的水氣,再延展到整個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當中去。它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代到另一代之前的流變,更是一直長久而綿密的,始終在伴隨著我們的文化意識。

5

《鵲橋仙》

蕭耳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鵲橋仙》是作家蕭耳寫給故鄉的一封遙遠的情書。故事發軔于棲鎮,書寫了陳易知、何易從、靳天、戴正一代人的人生故事。其實當作家在書寫一個地域的時候,并非是單一的,對那個地方的懷念,更多的是對那些故人,以及與他們相關故事的依依不舍。

6

《王能好》

魏思孝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近些年來,我們似乎已經在愈來愈快的城市生活中慢慢遺忘,遺忘那些來自鄉村的故事和生態。《王能好》便是通過一種真實的日常狀態,把我們拉回那樣的一種環境當中,讓我們充分體會,命運給予每個人的,都不盡相同。

7

《有喜》

鐘二毛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不孕不育,已經逐漸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之一。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在面對著這樣的問題。本書便是以文學的形式對此問題的一個回應。作者鐘二毛通過四個不同家庭講述四種“有喜”故事,用幽默和機巧呈現普通人的“有喜”之路。

8

《姐妹》

[英]黛西·約翰遜 著

鄒歡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從《沼澤》到《深水》再到《姐妹》,我們其實可以看到三個面目完全不同的黛西·約翰遜。《沼澤》里,她鬼氣,充滿了哥特意味,少女心性的一切展露無遺;《深水》則是龐大的野心,重述俄狄浦斯的悲劇,證明了她的文學積淀和功底;《姐妹》則以更簡潔的方式介入日常當中,把代際、性別、校園……種種問題剖析表述,給當下的種種熱議帶來屬于90一代的回應。

9

《來自靜謐的淺海》

[愛爾蘭]多納爾·瑞安 著

龔詩琦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多納爾·瑞安,我們已經連續出版其5部作品——《旋轉的心》《太陽斜照》《十二月紀事》《我們所應知道的一切》以及這本《來自靜謐的淺海》。這本書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其寫作形式的代表:他從法魯克、蘭佩、約翰三條線出發,以自身獨特的敘事邏輯,將他們的人生交織、拼湊,形成完整的命運之圖。

10

《火星俱樂部》

[美]蕾切爾·庫什納 著

王思敏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近年來,我們經常會看到“邊緣”“小眾”等等把人重新劃歸成孤島的語匯。但是這些語匯所指的,卻總不是那些真正邊緣的事物。《火星俱樂部》中所書寫的,則恰恰是一種真實的“邊緣”——它以監獄為場景,書寫與世隔絕的狀態之下的那些瘡疤和記憶。它以近乎赤裸的方式,緩緩揭開那些我們曾一直相信的幻夢。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標簽: 長篇小說是胸中的大氣象 藝術的大營造丨上海文藝2022年1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