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全球動態:電解質水,能火多久?

出品/IC實驗室


【資料圖】

電解質水的突然爆火,與當年以脈動為首的功能型飲料的爆火,沒有任何區別。

隨著防疫政策的變化,我發現,做電解質飲料的品牌這幾天屬實是贏麻了。

百度指數顯示,12月5日至12月11日,電解質水的搜索指數整體同比陡增2711%。

前幾天我陽了以后,發現電解質水那真是一水難求。不管是寶礦力還是外星人,外賣買不到,便利店斷貨,電商也至少5-10天才能發貨。

誰能想到,這些個平平無奇甚至算不上好喝的飲料,居然莫名其妙就刷爆了存在感。

其實關于電解質飲料,我在之前運動飲料那期里帶到過一些。而最近這段時間的變化,我又去好好研究了一下這個品類,特別是最近大家紛紛搶購的寶礦力和外星人。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不過還是要先說明一點,這期我們只聊商業,不談功效。無論是什么功能飲料,功能再強,也不能替代藥品。同理,網上各種博主也不能替代醫囑。

01

寶礦力水特的母公司是日本知名醫藥公司大冢制藥。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是醫用點滴液,也就是你生病時候掛的吊瓶。

而寶礦力水特最初的定位,就是「可以喝的點滴液」。

故事還要從1973年聊起。這一年,大冢制藥的產品經理播磨六郎前往墨西哥出差。

沒想到到了墨西哥,這位六郎兄就水土不服。俗話說好漢擋不住三泡稀,播磨六郎直接拉得進了醫院。

醫生給他掛了生理鹽水,還叮囑他:先補水,然后再補充營養。

就在醫院里,他看到一位剛剛從手術臺上下來,面露疲憊的醫生,拿起一瓶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就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

播磨六郎一下子來了靈感:哎,要是能做一款可以喝的點滴液,不就可以很方便的解決拉肚子水分流失的問題了嗎?

播磨六郎的這次拉肚子,成為了大冢制藥開發寶礦力水特的開端。

有趣的是,雖然產品的起點是腹瀉脫水,到了開發階段,概念卻換成了「汗水」,也就是在出汗的時候給飲用者補充水分和因為出汗流失的電解質。

總之,到1980年,一款有著「汗水」味道的電解質飲料正式推向市場,取名為Pocari Sweat,也就是寶礦力水特。

關于為什么能從腹瀉引申到汗水,只能說大冢制藥的產品研發團隊的確是很有想法。這個我們放到后面再聊。

可以說,寶礦力的誕生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做一款好喝的飲料,而是為了解決一個很剛性的健康問題。

之前內容里,我提到過佳得樂的誕生的原因,是為了解決橄欖球運動員在長期高強度運動中體重下降,力量降低的問題。

而脈動在中國市場之所以崛起,恰好是趕上了03年非典,焦慮的國內消費者對含有維生素的功能飲料抱有一些不現實的期待。

而寶礦力后來進入印尼市場,也是因為04年印尼爆發登革熱。寶礦力為了開拓市場,反復營銷「缺水就喝寶礦力」,把自己做成了一款急救飲料。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功能飲料不像飲料,更像某種保健品。

注意,我指的不是它能起到保健作用,而是在營銷和消費者教育層面,功能飲料和保健品的打法是互通的。

我聊過不止一次保健品營銷了。賣保健品這件事情,根子在于如何激發消費者的恐懼,所謂小孩怕笨,女人怕丑,老人怕死,男人怕不行。

你要賣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好讓消費者意識到「有問題」。

功能飲料也是一樣的。

從廣告話術上就能看出。

佳得樂說「解口渴更解體渴」就是個很經典的案例。

什么叫體渴?如果不是佳得樂我還真不知道什么叫體渴。你只聽說口喝了去喝水,沒聽過體渴了去喝水對吧。

體渴,就是佳得樂創造出來的問題。

同理,脈動也是一樣。脈動的廣告有個一以貫之的核心創意,大概就是一個人身體狀態不好,精神萎靡,別人都是站直的,只有他是歪著的。喝了脈動以后,狀態好了,人就站正了。然后廣告語一出,告訴你隨時隨地脈動回來。

廣告里「歪著」的狀態,就是脈動創造出來的問題,它想告訴你,狀態不好,生活會出各種問題。

畢竟,這個世界往往不獎勵解決問題的人,而是獎勵制造問題的人。

商業領域也是如此。

02

說回寶礦力。

在寶礦力剛誕生的那個時代,日本消費者對「出汗后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還是毫無概念的。這意味著寶礦力需要先完成市場教育。

畢竟不是每個保健品,哦不,功能飲料,都能像脈動一樣撞到非典的。

于是面世第一年,大冢制藥免費派發了3000萬罐寶礦力水特。按人口算,每四個日本人里,就有一個喝到過免費的寶礦力。

不愧是大藥企,有鈔能力啊。

這些飲料派發的地方也很有意思,都是在體育場館、公共浴場、桑拿浴室這些地點。

寶礦力的研發人員們很有自信,他們相信自家的飲料雖然平時算不上最好喝,但如果飲用的人經過了體力勞動,或者出過汗再來喝寶礦力,那么寶礦力的口味絕對是最好的。

這個說法見仁見智啊,我個人就不同意,洗完澡來罐香蕉牛奶明顯才是最棒的嘛。

總之,靠閉著眼睛送飲料,大冢制藥成功把寶礦力和「出汗」的場景綁定在了一起。

到這里,我們就可以聊聊出汗這件事了。

首先,出汗肯定是一個比腹瀉常見得多的場景。運動會出汗,體力勞動會出汗,天熱會出汗,去蒸桑拿泡溫泉也會出汗。消費場景豐富了,對銷售必然是大有好處。

另外,出汗比腹瀉少了疾病的色彩。「汗水」這個概念能讓寶礦力看起來沒那么像保健品。而「去保健品化」,才讓寶礦力成了日本的國民級飲料。

第三,出汗在許多地方的文化里,都是一個頗具正面色彩的詞匯,往往與勞動、拼搏、青春、熱血、健康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概念非常利于后續展開營銷。

寶礦力的廣告拍得好,在行業內應該算是一個共識,B站也有很多案例,推薦大家去看一下。

寶礦力的廣告片,往往不會和你說這個飲料有什么功效,甚至都不怎么聊飲料本身,相反是通過視覺創意,展現一系列和少年少女、校園、汗水、青春有關的意象。

青春,是寶礦力營銷的一個重點。

寶礦力為什么那么重視「青春」,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它和日本文化里「青春崇拜」的心態有一定的聯系,這就不是我能說清楚的了。

我想說的是,選擇用這種風格來呈現品牌,也是一種「去保健品化」的手段。

為什么功能飲料要「去保健品化」?

這就是功能飲料的一個矛盾所在了,靠保健品的賣法能起家,但沒辦法做大。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購買普通飲料的時候,你是怎么決策的?

多半是站在冷柜前,審視里面不同的飲料,看看哪一款最能勾起你的購買欲。或者也有人像我一樣,可口可樂拿了就走,完全不挑。

但購買功能飲料的時候,你是怎么決策的?

你會考慮一下,我現在運動了,出汗了,汗液流失了,可能需要補充一些液體。于是去店里買了一瓶佳得樂。買之前還想了一下,要不買瓶礦泉水湊合一下算了,省好幾塊呢。

這兩種決策,最大的區別,在于后者要動腦,而前者完全不用。

而需要動腦的生意,往往都是做不大的。

作為廠商,最討厭的就是消費者的思考。消費者一思考,結果往往只有一個:不買了。

從營銷角度來說,「保健品化」其實是把雙刃劍。

和功效過度綁定,意味著如果消費者需要,他一定會買你的產品。但也意味著如果他沒有需要,他就一定不會買你的產品。

佳得樂在美國能成為最重要的飲料品牌之一,是因為美國人體育氛圍濃厚,消費場景足夠多,佳得樂又一家獨大。

寶礦力能在日本成為國民級的飲料,是因為「出汗」的概念很寬泛,并不綁定某種具體功能。

這也是為什么投資人總說,要尋找大賽道。

大賽道才有賺大錢的機會呀。

03

最后,說回最近電解質水的事兒。

因為這次疫情帶來的存在感,會讓電解質水這個品類,真正站穩腳跟嗎?或者換句話說,元氣森林的外星人能成為中國的寶礦力嗎?

我覺得這得看元氣森林接下來對外星人這款產品如何定位了。

要知道2003年的時候因為非典,曾經主打維生素的脈動,也是一度爆火,進而帶火了一眾功能型飲料。在當時普遍關注健康的環境下,脈動、尖叫、激活等等,打得那叫一個熱鬧。

正當中國飲料界大張旗鼓地進入功能型飲料時代時,不過也就幾年功夫,消費者就對這些以「健康」為概念的飲品厭倦了。本來作為日薄西山的樂百氏集團唯一拿得出手的脈動,銷售額也大幅下滑。

電解質水的突然爆火,與當年以脈動為首的功能型飲料的爆火,沒有任何區別。

或許過不了多久,就會看見許多飲料廠商開始推出自己的電解質水產品,又進入一場新的電解質水大戰。

直到消費者回歸理性,這些新誕生的牌子,二十年后只活在我們的記憶里,活在20后難喝飲料挑戰中,活在50歲館長的第三千支視頻里。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標簽: 寶礦力水特 體力勞動 生理鹽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