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買更要會防 這份“防詐指南”請收好
又是一年“618”,各大網購平臺的年中大促已經拉開序幕。當你忙購物的時候,也有不法分子趁機在對你的錢袋子虎視眈眈。儀征警方總結了部分近年來大促期間常見的詐騙手法,提醒廣大群眾在“買買買”的同時,也要當心“騙騙騙”。
(資料圖)
轉賬贏返利?騙錢是真
“618”大促期間,不少商家、直播間都會推出各類優惠促銷政策,其中有一項便是“消費返利”。
市民小馬遇上了不需要購物便能拿到的“返利”。對方在某電商平臺內打廣告,稱為迎接大促商家做活動,只需要加入一個“返利群”,便能獲取高額返利。小馬當即加入群內,發現群內聊得熱火朝天,不時有轉賬信息。群主表示,參加活動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參與者按照提示進行轉賬,不久后便會進行雙倍返還。“一開始我還有些不信,但看到其他人轉賬后確實收到錢了,我就嘗試著轉了點。”小馬說,自己初次轉賬后,確實收到了雙倍的返還,這也讓他放松了警惕。
然而,當小馬迫不及待加大投資后,對方并未將錢返還,還表示小馬的轉賬格式不對,要求重新轉賬,這樣才能將前一次的本錢一并退還。但小馬按照要求檢查了好幾遍再次進行轉賬后,對方依舊不愿返還。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遭遇了詐騙。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些所謂的返利群,返利是假,騙錢是真。”儀征反詐民警介紹,返利類型詐騙前期會用小利引誘受害者,給受害者進行小額返利,在獲取信任后,一步步布置好陷阱,引誘受害者付出更大的成本。對此,警方提醒,凡是遇到“轉賬返利”、“刷單兼職”,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理會,筑牢網絡安全“防火墻”。
鏈接內可能含有病毒
“我哪來的這么多積分?”年中大促來臨,市民孫小姐早已提前看好了自己心儀的商品,就等著下單。這幾天,孫小姐的手機也多出了不少商家發來的大促信息。在一眾廣告中,其中一條短信顯得有點特殊,短信內容如下:“尊敬的尾號xxx的機主,您累計獲贈的165700分將于近日全部失效,請速點擊鏈接換取商品。”因為商家經常有購物送積分的活動,孫小姐便也沒多想,以為這是某個商家的好意提醒,隨即點開了鏈接。
頁面點開后,顯示的是一個“積分兌好禮”的頁面,頁面內的商品大多價格比較昂貴,但用積分兌換后就能便宜很多。不過,網購經驗豐富的孫小姐還是發現了不對,“這個平臺我沒用過,哪來的積分?況且對方根本沒讓我登錄,我就想著,會不會是套路?”謹慎起見,她關閉了網站并上網搜索,發現不少人也曾收到過這樣的短信,在兌換后或是未收到商品,或是遭遇盜刷。“幸好我多留了個心眼,不然很有可能就上當受騙了。”孫小姐說。
“這是積分兌換類的詐騙。”反詐民警介紹,大促期間,詐騙分子看準了正規平臺和商家都在搞積分兌換活動的時機,打著積分兌換的幌子實施詐騙。這類騙局具有較高的迷惑性,藏身在一堆正規商家發送的短信中,很容易讓人放松警惕。而短信內所含的鏈接,有些是誘導購買并不存在的商品,有些則會暗藏木馬病毒,以便詐騙分子套取個人信息,或是進行盜刷等。因此,市民們在收到積分兌換信息后,切勿輕信,一定要仔細核查,凡是短信中有網址鏈接的,一定要注意識別,千萬不能隨意點擊。
快遞理賠詐騙頻發
紅包和優惠券領了,東西買完了,就可以放松警惕了?當心,詐騙分子還有“后手”。
去年雙十一期間,市民劉先生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快遞員,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意外,劉先生的快遞丟失了,擔心公司責罰,現在主動聯系他要進行賠償。當時,劉先生確實有快遞正在途中,便信以為真。添加好友后,對方告訴劉先生,自己已將賠償款轉至他的支付寶賬戶。但是劉先生始終沒有查到這筆轉賬。此時,對方又表示,由于劉先生的信用積分不夠,導致錢款被凍結,需要轉賬刷流水來解凍,并承諾轉賬的錢款會自動返還到賬戶。于是,劉先生便一步步走進了詐騙分子設下的局,最終蒙受損失。
“快遞理賠類詐騙是不法分子在購物節期間常用的套路。”警方提醒,除了假扮快遞員外,詐騙分子還會假扮店鋪客服,以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物流損壞等理由辦理退款實施詐騙。市民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按照對方指示進行操作,最好直接與快遞點或是電商聯系,核實退款事項的真假,以免上當受騙。 記者 趙雅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