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每日看點!寬容“低就”,尊重多元


(資料圖片)

原標題:寬容“低就”,尊重多元

近日,溫州機場集團發布的擬錄用人員公示受到輿論關注。據公示,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專業的陳某等人擬被錄用為“場務及驅鳥員”。這一消息迅速登上熱搜,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質疑:名校畢業去當驅鳥員,這學歷真是頂個“鳥”用了。

其實這些年來,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什么北大才子賣肉、復旦畢業生當保姆、清華博士送外賣……一些名校畢業的“天之驕子”,貌似做著一些低門檻的工作,與自己頭頂上的“光環”極不相稱,從而頻頻惹來爭議,不是被人感慨,就是被人誤解。

這一類新聞之所以能引發關注,無非是它顛覆了大眾的認知。在許多人的眼里,名校畢業生與一份體面的工作是劃等號的。某種程度上,名校畢業就意味著高端崗位、高薪工作。當一位名校畢業生選擇了技術含量偏低,或是傳統意義上的低門檻工作,這就與大眾的認知產生反差,人們普遍會認為TA浪費學歷,大材小用,故而一下子難以接受。

但這種固守名校與工作之間相稱和匹配的觀念,其實是一種狹隘認知,折射了思想上的落伍。時至今日,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和擴招已經多年,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就業模式多元化是必然趨勢。據說,今年有1158萬高校畢業生,將創歷史新高。面對現實,畢業生調整期待,先“入世”,弄清楚“我能做什么”,未必不是一條好的職業選擇之路。

時代在變,就業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坦白說,名校生容易被貼上標簽,社會對他們寄予更高期望。而在現實層面,工作業績和學歷高低往往沒有直接關系。換言之,名校的光環在職場上是要靠干出來才能繼續發光的。當下,不少名校生已經脫下“長衫”,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和看法,選擇“低就”,去基層施展才華。

名校畢業生擇業“低就”,并不意味著“讀書無用”。就陳同學來說,他在機場當一名驅鳥員,誰說一定就浪費學歷?如今都什么時代了,莫不是還有人以為他是去拿竹竿驅鳥吧?他所學的動物科學專業,對“驅鳥員”而言或許就能學以致用。也許來自名校的驅鳥員,初期與普通的驅鳥員并無差別,但由于他的名校教育和專業知識,他的想法、眼界會與一般的驅鳥員不同。他今日的“低就”,說不定會演繹出“另一種成功”,讓普通的職業變得不普通。

現如今,在廣大畢業生努力立足社會之時,我們要呼喚更多理解與支持的聲音。而寬容名校生擇業時“低就”,就是對多元化選擇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陳江)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