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 蘋果的下一個iPhone?-天天快訊
被寄予“全村的希望”的蘋果MR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
【資料圖】
北京時間6月6日凌晨,蘋果2023年開發者大會WWDC2023拉開大幕。會上,備受關注的蘋果首款MR產品——Vision Pro正式亮相,售價為349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萬元),將于明年發售。
VR與AR自由切換
6月6日凌晨,在蘋果今年開發者發布會特別活動的最后,蘋果CEO蒂姆·庫克再次上演了蘋果經典的“one more thing”戲碼,公布了外界關注已久的首款MR產品。
該產品被正式命名為“Apple Vision Pro”。
發布會現場,庫克將其定義為“繼iPhone將人們帶入移動時代以來,將人們帶入空間計算時代的又一力作”。
此次發布的MR產品,在外觀上與此前外界流出的圖片大致相同。在硬件方面,新品采用micro-OLED顯示屏,單眼可以實現超4K的效果。在芯片上,蘋果采用了效率與能耗的平衡方案,采用一片自研芯片M2做主處理器,同時搭載一片自研芯片R1作為協處理器。
在備受關注 MR融合方面,此次蘋果也為業內帶來了相當有啟發性的巧思,推出了EyeSight方案。
用戶可以通過頭顯設備上的旋鈕,實現VR與AR自由切換。
并且,蘋果將傳統VR頭顯眼鏡部分替換成一塊曲面3D顯示屏,可實時顯示用戶眼睛的動作,方便用戶和其他人交流。同時在設備內部,用戶可以通過全彩透視技術實時看到外部全彩色的真實世界。
在備受關注的續航方面,蘋果此次也為高性能作出了一定妥協,采用了連線外接電源的方式,最高支持最高兩小時的續航時間。
發布會上,“空間計算”成為蘋果著力定義MR時代的重要概念,為此也相應地推出了基于空間計算的獨立操作開發系統VisionOS。會上,蘋果工程師透露,此次發布的Vision Pro中包含了五千余項新申請的專利技術。
從發布會來看,與此前外界猜測大致相同,此次蘋果發布的MR確實做到了技術范圍內的“頂配”,但相應的價格上,蘋果此次新品的定價卻超出了此前外界預期的3000美元,達到了3499美元,并且發售時間也從預期的今年秋季,推遲到了明年3月。
據第三方機構IDC在大會前的預測,本次定價雖相對較高,但其定位較過去的頭顯類產品,通過配套生態和新增的硬件功能更加凸顯生產力工具的特點。
該機構認為,本次新品的一些功能在辦公、家裝、健康場景中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國內開發者將更多參與到相關內容創作中,帶領AR/VR硬件逐步突破大眾消費者心中娛樂設備定位的固有刻板印象。
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AR/VR市場出貨17.3萬臺,同比下滑37.6%。其中AR市場出貨2.2萬臺,同比增長35.7%,VR市場出貨15萬臺(Tethered VR出貨4萬臺, Standalone VR出貨11萬臺),同比下滑42.2%。一季度出貨整體下滑主要受到頭部廠商降本增效策略、非剛需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端持續乏力、無新品上市刺激等因素影響。
生態平臺如何構建
“標桿性”作用成為此次全球科技行業對于蘋果MR的期待所在。而此次發布會在業內看來,更多也是在于厘清MR生態發展的方向。
此次發布會之前,天風證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師孔蓉就表示,盡管蘋果MR頭顯可能定價相對較高,但蘋果在內容生態方面的領先地位或將吸引大量內容創作者參與MR內容創作,有望大幅優化現階段MR內容生態和體驗。
事實上,此次發布會上,蘋果處處試圖從底層為開發者搭建生態,提供“標準”的用意非常明顯。
“我們認為MR硬件發布加速蘋果USD格式成為3D內容底座的共識。”孔蓉表示,目前由蘋果與皮克斯共同研發專門用來存儲AR圖像的USDZ格式逐漸成為3D內容的核心文件格式,并且目前英偉達基于USD框架建立了Omniverse平臺,Adobe、Autodesk,Sketchfab等都將支持USD格式文件。
據天風證券最新研報顯示,此外ARKit作為蘋果當前在 AR方向唯一明確的技術儲備已更新至第六代,ARKit在庫克的帶領下已成長為最大的 AR平臺,截至22上半年,擁有超過14000+AR應用和大量開發者,我們相信在蘋果最大AR平臺、MR硬件或將發布的背景下USD將成為下一代內容創作者場景的核心格式,而USD格式和AI結合后的高效率3D內容個人創作者工具或將成為MR內容生態的最大推手。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記者也注意到,為了盡快打造蘋果MR內容生態。在此次推出的VisionOS操作系統上,蘋果方面慷慨地對開發者開放了幾乎所有權限,同時包括Untiy、Adobe在內的重要生產工具也均加入VisionOS操作系統。
構建生態標準,顯然是此次蘋果選擇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MR的重要原因。此前機構也將之視為通向多模態AI生態的重要工具。
記者注意到,盡管在此次發布會上,蘋果并未過多提及當下火熱的AI概念,但是從多項實時交互“虛擬分身”的技術用意來看,AI技術的運用或許早就已經融入了整個蘋果“空間計算”的邏輯之內。
“盡管蘋果直到現在都沒有說過任何與大模型相關的信息,但是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蘋果內部肯定在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一位業內工程師告訴記者,他們猜測,在大模型的訓練成熟度上,蘋果很可能不輸GPT。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