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天天速看料】美林維持龍湖“買入”評級:提前償還外債 銷售增長穩健、擴大土地儲備



(資料圖片)

5月17日,國際大行美銀美林(以下簡稱“美林”)發表研究報告稱,盡管股價有所波動,但龍湖集團穩健經營,保持對其買入評級。理由包括,龍湖集團今年前4個月銷售增長穩健,2023年的銷售目標可實現度非常高;商業經營性業務實現穩步增長;龍湖集團的流動性狀況穩健以及拿地節奏正常等。

值得一提的,近日,據Debtwire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龍湖集團于5月15日提前兌付了一筆153億港元銀團貸款的本金18億港幣及應計利息,預計后續將在6月30日前后支付第二筆本金,提前償還外債也顯示出其良好的流動性。

針對近期市場中的商票傳言,據接近龍湖人士亦透露,公司早在兩年前就停止使用商票。上海票據交易所信息披露查詢結果也顯示,龍湖及其關聯公司目前已無任何存續商票。

大行維持龍湖“買入”評級

受近期房地產行業銷售放緩等因素影響,當前地產板塊震蕩下行,龍湖集團股價在4月中旬以來有所波動。對此,美林在研究報告中提到,龍湖集團當前的股價表現過度。

美林認為,龍湖集團2023年的銷售目標可實現度非常高。2023年1-4月,龍湖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額671.6億元,同比增長39%。美林認為,得益于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預計龍湖集團5月銷售額將實現雙位數增長。

5月10日,龍湖集團發布4月銷售簡報也顯示,2023年4月,龍湖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額164.6億元,同比增長45.4%,合同銷售面積為96.5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龍湖集團管理層此前在2022年業績溝通會上提到,預計全年供貨3000億以上,有信心實現65%以上的去化率,實現高于2022年的銷售目標,同時將持續根據市場的情況保持彈性,順勢而為,相較于簽約規模和排名,公司更加關注盈利和現金流。

其次,龍湖集團商業經營性業務也表現強勁態勢。報告顯示,龍湖2023年1-4月實現經營性收入78億(不含稅),隨著零售的持續復蘇以及新商場的開業,預計下半年收入增長將加快。在1月份緩慢恢復的開局后,龍湖商業第一季度營業額同店同比增長10%,4月份達到兩位數的強勁增長。

此外,龍湖還提前兌付153億港元銀團10%本息,再融資目標降至25億-45億港元,顯示出其流動性穩健狀況。

據Debtwire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龍湖集團于本周一(5月15日)提前兌付了一筆153億港元銀團貸款的18億本金及應計利息,這筆貸款將于2024年1月2日到期。公司預計后續將在6月30日前后支付第二筆本金,具體數額尚未確定。

據此前市場消息,龍湖從4月初開始與銀團債權人進行再融資談判,新貸款可能會是一筆5年期無抵押融資,剩余部分將使用公司內部現金償付。

報告也顯示,盡管近期行業銷售放緩再次引發了對民營開發商流動性狀況的擔憂,但我們認為龍湖的流動性狀況是穩健的。龍湖最近提前償還了部分銀團貸款,而且龍湖沒有2023年到期的境外債券。與此同時,龍湖的拿地進度正常,2023年1-4月的全口徑拿地支出為181億元,占合同銷售額的27%。與承包商的核實也顯示,龍湖的付款節奏正常。

堅守原則擴大土地儲備

實際上,在近期銷售逐步回暖,財務持續穩健的基礎上,龍湖堅守拿地原則,適時精準出擊擴大土地儲備。

龍湖集團4月簡報顯示,4月新增八塊土地儲備(其中四塊來自于收并購項目),總建筑面積81.52萬平方米,權益建筑面積60.68萬平方米,權益地價96.31億元。1-4月,龍湖累計獲取13塊土地,總建面133.86萬方,權益地價125.55億,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龍湖1-4月拿地面積排名行業第五。

龍湖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序平此前曾表示,“土地的獲取將有常態化的機會,行業共識是往高線城市聚焦,我們在策略上也會更聚焦、更堅定在高線城市布局。”今年3月,龍湖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地產航道總經理張旭忠在2022年業績會上也強調,“龍湖會主動把握好投資節奏,圍繞20個主力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來布局,持續聚焦一二線高能級城市。”

截至2022年底,龍湖集團總土儲合計5795萬平方米,權益面積3975萬平方米,按地區分析,環渤海、西部、長三角、華中及華南地區的土地儲備分別占土地儲備總面積的31.8%、24.8%、9.7%、6.7%及6.6%,約88%的銷售貨值集中在高能級城市,土儲結構持續優化且成本合理,為盈利的持續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