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韓國清楚它蹚的這灘渾水意味著什么嗎


(資料圖片)

原標題:韓國清楚它蹚的這灘渾水意味著什么嗎

提前釋放出來的各種信息表明,將于8月18日在美國戴維營舉行的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吹響的將是走向“新冷戰”的號角,這對東北亞乃至整個世界都是不祥之音。朝鮮半島問題是冷戰遺留,如今舊冷戰的遺留問題尚未解決,半島上的韓國又作為參與推動“新冷戰”的初創成員,這并非歷史的巧合,背后一直有一只從太平洋對岸伸過來的黑手在暗中操控。

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大致拼湊出這個峰會的基本模樣:它打著維護“共同安全”的旗號,在形態上致力于打造一個新的安全集團,在手段上突出意識形態色彩和價值觀對立,在行動上則有著鮮明的排他性、競爭性和陣營對抗的取向。三方合作涵蓋了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全方位內容,這些“合作”無一不體現著上述特征,直接結果就是在亞太地區人為地制造不同陣營,逼迫其他國家選邊站隊。

毫無疑問,在對峰會的“熱身”中,華盛頓是最積極的一方,有關峰會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它主動以各種形式向外透露出來的。我們注意到,華盛頓有一種溢于言表的急迫感:由于擔心韓國單方面向日本外交讓步的“和好”難以持續,從而動搖三方合作的基礎,因此它認為當前是一個難得的“好時機”,需要“迅速采取行動”將合作制度化,“讓未來的領導人更難扭轉局面”。

在這里,我們想要特別提醒一下韓國,它是推動、形成地區出現“新冷戰”苗頭的關鍵變量。我們很懷疑韓國當局是不是真的清楚,它要蹚的這灘渾水對韓國意味著什么。因為如果它清楚的話,不但不會像現在這樣,拿到了戴維營峰會入場券就像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被老師獎勵了小紅花一樣興奮、躍躍欲試,反而會頓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緊張與謹慎,會覺得這張入場券非常燙手。

相較于美日韓這組關系中的另兩個別有用心的成員,韓國當局所表現出來的對地區局勢及世界形勢的認知顯得既激進又簡單,依據這樣的認知所做出來的選擇,不可能應對異常復雜的東北亞地緣政治現實。別的不說,作為“舊冷戰遺留”的一大受害者,韓國本應是對“新冷戰”最警惕、最擔心、最反對的國家之一,怎么還會主動朝上貼呢?

此前有韓國媒體警告,尹錫悅政府正在陷入“新冷戰”漩渦,這對韓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坑,很可能葬送的是它戰后幾十年辛苦累積的社會經濟財富。過去這些年,韓國在地緣政治的夾縫中努力做到外交和戰略上的平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然而,這種對韓國至關重要的相對平衡局面,正被尹錫悅政府從內部、華盛頓和日本從外部合力打破。

為什么我們不去說美日,單單說韓國?是因為我們覺得美日是心懷鬼胎、主動為之,在某些問題上可以說是“鐵了心”了,而我們希望韓國在這個關口上保持理智清醒,不僅對它自己,也對朝鮮半島及整個東北亞利益攸關。如果韓國堅定地反對一切形式的“新冷戰”,它能夠發揮出別人無法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還是半島的無核化,中韓都有共同利益以及共同立場。

戴維營峰會強調應對所謂“朝鮮威脅”,會談前三方也在有意淡化針對中國的一面。據說這里可能有韓國意見的因素,韓國不愿意像美日一樣將中國定位為“對手”和“挑戰”以至于撕破臉,如果此消息屬實,那說明韓國對當下形勢還是有所意識的。進一步深化美日韓軍事合作,是此次戴維營峰會最實質性的議題內容,沖著誰去是明擺著的。

美國在日韓兩國都有大量駐軍,過去是以美日和美韓雙邊同盟為主,現在在美國的協調和主導下,通過戴維營峰會,美日同盟和美韓同盟有意整合成美日韓同盟,特別是打造軍事上的三國集團,有人稱之為亞太的“迷你北約”。這明顯是美國推動“新冷戰”布局的重大動作。不管美國怎么掩飾,都遮蓋不住“新冷戰”的色彩。其后果之嚴重無需贅言,我們再次強烈呼吁,反對“新冷戰”,國際社會必須行動起來。(環球時報社評)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