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救災一線絕不容網紅亂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救災一線絕不容網紅亂象

一場強降雨就像一面鏡子:“逆行英雄”奮不顧身沖向危險最前沿,各路網紅伺機而動搶占“流量富礦”。

近日,受臺風“杜蘇芮”等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造成人員傷亡。在搶險救災關鍵期,靠流量為生的網紅再次刷新社會認知——有身穿紅色背心的網紅拉著一位老人在積水中擺拍作秀;有網紅扎堆公路做直播致交通擁堵;更有甚者跑去犧牲的救援隊員家門口“嘻嘻哈哈”;還有流量網紅疑似“詐捐”,引起爭議。

救災現場變網紅秀場,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比如,前年的河南大暴雨牽動眾人心,面對一眾明星、網紅扎進災區的“盛況”,當地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發布提醒,呼吁“請讓出救援通道”。再比如,今年北方多省連續降雨給小麥收割造成了不少麻煩,有大批網紅以“幫忙割麥”之名搞起了“田間直播”。

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網紅們逢場作戲、擺拍作秀,阻礙的是“生命通道”、耽誤的是“救人的事”,有藍天救援隊的隊員提出質問:“你們究竟是來救援的,還是來蹭流量的?”;有大批網友在留言區表達憤怒,發出“于心何忍?良心何在?”等斥責,反映的正是大家對此類現象的痛恨。救援一線不是網紅們聞流量而動的打卡地,把人民的苦難視作“財富密碼”、把救災現場當作走秀舞臺,“帶血”的流量怎能走長走遠?如此網紅怎能不招致人怨?

有人說,救援隊在默默救人,深藏功與名,連姓名都不愿被我們知曉。再反觀那些亂竄的網紅,瘋狂刷“存在感”、頻繁踩社會底線,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去了災區。兩者對比,高下立見。網紅把自己的變現捷徑建立在受災群眾的痛苦之上,這種不道德感顯然與公眾的價值觀相悖離。

流量要有“價值感”,網紅要有“人生觀”。說到底,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自當遵循一定之規。從中央網信辦開展“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到整治“自媒體”亂象“13條”的重磅出臺,再到微博等平臺對涉嫌搭蹭重大災難事故、侮辱遇難的救援隊隊員等違規賬號處以禁言等,均強化了網上價值觀引領。一眾網紅當引以為戒,在提升自身修養、摒棄不道德行為等方面有所為,努力實現人生價值與社會責任的統一。

強降雨過后,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亟待恢復。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網紅們不能誠心實意地提供幫助,那就請多些尊重、少些打擾吧!(靜子)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