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安全生產的“通行證”


(資料圖)

原標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安全生產的“通行證”

丁家發

據8月5日人民網報道,近日,北京市曝光第十一批全市大排查大整治事故案例4起。記者注意到,這4起案例均涉及特種作業人員未取得相應資格違規上崗作業,責任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分別被處以1萬元~2.5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相關部門在通報這幾起案件的同時,也給出了相應的安全提示。

特種作業人員指從事電工作業、高處作業、煤礦安全作業等高危作業的從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接觸的危險因素較多,無證上崗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對作業人員、其他人員及設備設施造成較大危害。正因此,今年5月起實施的《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明確,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屬于重大事故隱患。這意味著,用工單位須高度重視并規范自己的用工行為,以消除安全隱患。在新規實施后持續推進整治行動并通報相關典型案例,也是在敦促相關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把好人員資質的入口關。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是安全生產的基本前提,也是對從業人員業務、技能等的基本要求。我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這是因為特種作業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安全風險往往比一般勞動者高,面臨的不安全因素也較多,稍不注意或者操作不規范,便極易引發一些安全事故。現實中,相關的教訓并不鮮見。嚴格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可以減少作業時的誤操作,進而有效防范相關事故的發生。

然而,現實中不少用工單位對此不以為然,只是對一些人員進行簡單的上崗培訓甚至不培訓,便讓其從事相關特種作業。而由于特種作業危險系數較高,國家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從業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對其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等工作也比較嚴苛。一方面,取得特種作業的相應資格證書,要參加相應的理論與實踐培訓,還要定期進行證件復審;另一方面,用工單位使用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的工人,往往要付出比普通工人高的用工成本——一些用工單位正是為了節約用工成本,且心存僥幸,才會對相關特種作業無證上崗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不同程度地予以縱容。

此次北京市依法查處相關典型案例,責任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行政處罰,就是對特種作業無證上崗的一次“亮劍”行動。對這一現象和行為,就應當采取這樣的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嚴懲一起,徹底打消用工單位的僥幸心理和違規做法,敦促、倒逼其確保特種作業持證上崗,消除重大事故隱患,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某種角度上說,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是安全生產的通行證。諸多企業尤其是設計特種作業的企業,應從相關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按照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從源頭規范日常工作,用安全生產確保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用制度規定為職工生命保駕護航。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