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把“為人民服務”刻在心坎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把“為人民服務”刻在心坎上

河南安陽萬古鎮市場監督管理所內,金黃的麥子鋪滿整個場地。“為人民服務”的石碑矗立于正中間,在滿地金黃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莊重、醒目。

眼下,在河南等小麥產區,麥收季恰逢連續陰雨天,糧食搶收回來后,晾曬成為農民的頭等大事。為了與天公搶時間,河南、山東多地政府敞開大門讓農民曬糧。如萬古鎮已要求全鎮各單位辦公區、各村村委大院、廣場全部敞開,為群眾提供晾曬場所,鎮域所有公路在保證通行安全的前提下也全部開放。在很多鄉鎮機關,都可以看到“院內可以曬糧”“小麥晾曬場”等醒目標識。

曬糧事關顆粒歸倉,是解農民燃眉之急。無論是從糧食安全的大處著眼,還是從保障種糧農民的利益出發,千方百計為農民曬糧提供方便,都是各地政府應盡之責。在許多鄉鎮,開放曬糧的場地,呼吁工作人員“盡量不院內停車”的小細節,都是心中裝著百姓的表現。有的地方還積極調配資源,想方設法協調其他企業的烘干設備,讓一些閑置廠房、操場、場館充分利用,力保讓農民的心血不白費。

“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刻在石碑上,更應該刻在心坎上。隨著作風改進的不斷深入,基層政府在很多細節上都在不斷體現“與民方便”:有的地方政府機構在節假日期間,將停車位釋放給社會車輛;有的地方缺乏公廁設施,機關單位免費對外開放廁所;有的職能部門為了方便群眾辦事,增設周末工作崗……這些舉措,無不是扣準了民生之需。

什么是好事實事,要從群眾切身需要來考量。對準群眾的需求,摸清群眾的需要,真正把好事辦好、好事辦實,才能把為民服務做到點子上、做到群眾心坎上。(艾丹)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