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裝著透明門,低級錯誤不該犯
【資料圖】
原標題:公廁裝著透明門,低級錯誤不該犯
豐收
據6月12日新京報微信公眾號報道,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區汾河濕地公園有公廁門是透明的,在廁所門關上的情況下,從外面也能清晰看到廁所隔間里的景象。6月12日,尖草坪區環衛中心公廁負責人回應稱,該公廁位于汾河濕地公園附近的一條公路上,事發后已第一時間展開整改工作。目前,公廁透明門已整改完畢。
公廁是關乎個人隱私的場所,然而近年來不時有媒體曝光一些公廁存在泄露隱私的情況——有的公廁因為小便池的露天設計引發爭議;有的公廁內裝有監控,聲稱是為防止有人破壞公廁內設施……
此番事件中,透明門公廁據說是在夜晚10點、旁邊廁所關門后才開放使用的,已使用了約5個月,設計圖紙上是樓藝玻璃,正常情況下從外面看不到里面,但從里面能看到外面。相關負責人在采訪中表示“玻璃設計上應該是有點小缺陷”,同時透露:涉事廁所并未整體完成驗收,提前開放是為了便民。
近年來,國內掀起“廁所革命”,公廁作為便民設施、民生工程,變得更加方便、整潔。眼下的透明門公廁事件,卻讓人看見了另一種現象:未經驗收就開放,實際施工和圖紙設計不符,置個人隱私權于不顧,等等。
公廁建造,花的是納稅人的錢,作為公共建設項目,先驗收后使用是常識。公廁關系如廁者的隱私,同樣是常識。在這些常識問題上,當地一再“失守”,一方面說明有關方面對相關便民設施、民生工程并不上心,另一方面說明,相關人員的工作作風和能力存在不小的問題。
對此番公廁透明門事件,整改到位自是必須,但也有必要進行更徹底的調查和處理。這不僅是為了讓相關人員長記性,也是為負責其他民生工程的單位和人員敲響警鐘。
關于公廁的設計和管理,我國既有《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也有《城市公廁管理辦法》,這些都可以為公廁規范設計和管理提供支撐。
透明門公廁實際上是對當地有關單位辦事水平、責任意識的一種“打臉”,也關乎地方形象。“打臉”過后,希望有關問題真能有所改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