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吃貨直播,守規才能行遠


(資料圖)

原標題:吃貨直播,守規才能行遠

據廣西云客戶端報道,時下,網絡社交平臺的各種“網紅達人”正運用所謂“親自到場”方式,“賣力”為消費者推薦各類商品和服務。在“達人”的指點下,有的消費者確實豐富了自己的消費體驗,但有的消費者卻被收了“智商稅”。

活躍在網上網下的各種“吃貨直播”“達人探店”,隊伍不小,能量很大。今年初,商務部公布的材料顯示,2022年,商務大數據重點監測電商平臺累計直播場次超1.2億場,累計觀看超1.1萬億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萬個,活躍主播近110萬人。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直播電商新業態新模式正以充滿活力的姿態走進生活。

直播電商有助于推動新消費經濟的發展、助力國貨振興、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消費體驗,等等。但不可否認,隨著各種帶有商業推廣性質的網紅“探店”行為進一步滲透到更多行業,覆蓋更多應用場景,同步滋生了以營利為目的的虛假探店行為和虛假宣傳行為,成為危害行業長遠發展的毒瘤。

這一毒瘤,牽扯各方。有些“吃貨直播”,為蒙蔽消費者無所不用其極,像有些直播所謂的“大胃王”實為邊吃邊吐;有些“達人帶貨”,連著消費者、網絡平臺、合作客商一起騙,比如近期爆出的“直播帶貨525萬,其中495萬為刷單”。這些,讓不少人對直播行業的公信力產生疑慮。假如任由直播電商收割消費者“智商稅”,那么行業發展就會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境地。“吃貨直播”也好,“達人探店”也罷,只有守規才能行遠。

直播電商守規,當務之急是嚴格落實《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像其中提出的“達人種草”“達人體驗”類的短視頻,只要同時附上鏈接實現跳轉購買,就屬于互聯網廣告,必須標明“廣告”字樣,不得誤導消費者,這就需要各方“網紅達人”認真學習法規,切實明確自身在網絡視頻營銷中的責任。同時,推動直播電商守規,必然要治理好直播平臺。唯有讓平臺壓實內容管理責任,那么即使線下虛假探店形成了不實有害信息,也將難以推送到消費者面前。

直播電商要想走向更遠未來,必須注重行業的口碑和信譽。只要相關各方自覺守規,不讓有害的內容坑害消費者,好好服務大眾需求,那么行業發展將會由行得正進而行得遠。(江直巖)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