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曬賬本”,亮出“執政為民”誠意
(資料圖片)
原標題:集中“曬賬本”,亮出“執政為民”誠意
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提出,“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把牢預算管理、資產配置、政府采購等關口”“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管理,不該上的項目一個不上,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把更多財政資源騰出來用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3月28日,中央部門(單位)集中公開2023年部門預算。
“國家賬本”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不能成為一本“糊涂賬”。要明確錢怎么花?花在了哪里?就需要一本“明細賬”“明白賬”,既能避免財政資金使用的不規范,也能過好“緊日子”,讓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還能避免財政資金躺在賬上“睡大覺”,真正地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切切實實改善民生福祉上見真章。今年政府報告指出,各級政府堅持過緊日子,嚴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門帶頭壓減支出,盤活存量資金和閑置資產,騰出的資金千方百計惠企裕民,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顯然,集中“曬賬本”既是政務公開的體現,也是“執政為民”的誠意,唯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方能把“國家賬本”變成民生“幸福清單”。
“國家賬本”曬曬更健康。“國家賬本”是關乎14億多人的大事,既需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也需要明確,每一個人都有“國家賬本”資金使用明細的知情權,這就需要以“曬”的方式,實現政務公開、“賬本”透明,倒逼政府部門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面對資金能夠有足夠的自我約束力。同時,“曬賬本”是鼓勵群眾參與財政資金使用監督的一種方式,既規范資金管理和使用,也能規范賬本的記錄,做到實事求是地記錄每一筆賬,方能經得住“查賬”的考驗,讓“國家賬本”始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國家賬本”曬出來,是讓大家能清楚知道我們的“家底”,增強我們砥礪前行的信心和底氣,也能通過每一筆資金的使用,讓“過緊日子”的承諾,變成看得見的實踐。今年財政預算報告提出,嚴格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節儉”不是喊在嘴上的口號,而是需要體現在具體工作中的行動,而我國“三公”經費的使用情況,能讓我們看到國家在節儉辦事業上的真心誠意。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由2011年的94.28億元下降到2018年的58.8億元。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減少約16億元。更嚴格的資金管理,更認真的承諾兌現,既在“節”上用心,也體現了“民”的分量,讓“花好每一筆錢”更加鮮活。
花錢必問效。集中“曬賬本”,是以“曬”的方式,讓資金使用更有績效。“國家賬本”關系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要讓每一分錢都用在關鍵處,著力提升資金的使用效果,方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顯然,集中“曬賬本”的方式,把資金的使用清單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在每一分錢的使用上都慎重再慎重,既凸顯了執政為民理念,見證始終不變的為民初心,更能傳遞一心一意為民的民生溫度。集中“曬賬本”也是在“曬責任”,倒逼各部門主動擔當作為,提升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國家賬本”里裝著百姓事,“國家賬本”里寫滿民生情。集中“曬賬本”,既為人民群眾關心的財政資金如何花解惑,更鼓勵群眾參與監督,推動陽光政府、透明財政的打造,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梁文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