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資料圖片)
原標題: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如何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作出重點部署。要立足實際、科學規劃,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在設計規劃上謀全局。堅持縣域統籌,鄉村建設貴在因地制宜,結合產業特色,形成村村有產業、有特色的大發展格局,避免出現村村之間規劃照搬硬抄、“千村一面”的現象。堅持軟硬兼容,充分合理規劃好農民住房需求、基礎設施保障、村莊公共服務等硬基礎的打造,同時也要寫好村級產業發展規劃軟實力的文章,作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宜居宜業的規劃。堅持鄉土特色,杜絕盲目拆建、公園式堆砌、高端石材等鄉村建設“十不宜”情形,最大化尊重鄉村原有的山水、田園等空間特征;堅持問計于民,將村莊規劃納入村級議事協商,通過大調研、夜訪夜議等途徑,充分征求村民意愿及發展建議,嚴禁違背農民意愿大搞特搞建設。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在基礎建設上強內核。強核心基礎,廁所糞污、易腐爛垃圾以及廢棄物處置仍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頑疾,必須堅決夯實戶廁整改、污水管網等最核心的基礎建設,分類推進污水治理和垃圾分類處置。強功能品質,在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等建設上,要綜合考慮農村目前較為薄弱的公共服務,如農村醫療、教育不均衡問題,融合村民文體廣場、農村頤養之家、衛生室、留守兒童微陣地等公共服務建設,打造更加宜居、更可持續的美麗村莊。強特色產業,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推動有條件的村莊將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一體化建設。同時將村民主導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及用地需求充分結合起來,擴大村民就業增收渠道。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在鄉村治理上聚動能。強化法治引導,對已完成的鄉村點位建立和完善監管制度,加強對鄉村基礎設施管護,如公路養護、安全管理、水質提升、污水管網維護、危房農房定期排查整治等。深化村民自治,堅持群眾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健全人民群眾參與體制。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整合身邊能人隊伍資源,積極發動身邊榜樣人物的力量,創新開展“紅色代辦”“銀發宣講”“四點半課堂”、移風易俗積分兌換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厚植文明鄉風,為鄉村治理注入道德力量和精神動力。(凌曉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