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中國“被發達”是美國人在挖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中國“被發達”是美國人在挖坑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支持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旨在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立法草案。該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致力于在有美國參與的國際組織中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反對在任何國際協議和條約中將中國繼續視為“發展中國家”。

一個國家,究竟屬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國際組織有著相應的衡量標準,各國人民有著具體的實際感受。美國人大筆一揮說誰發達誰就發達、說誰不發達誰就不發達,不僅毫無意義,也實在管得太寬。就世界銀行的標準看,當年第一批被列入高收入國家的發達國家,目前人均國民收入普遍都在3萬美元以上。近幾十年間,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但與現行發達國家的發展程度相較,還有很大差距。尤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普遍存在,“總量大、人均少”的矛盾仍然突出。可以說,中國“當今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定位是實事求是的,“一夜被富”不符合中國現實國情,更包藏著美國的險惡用心。

說起來,美國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動議由來已久。2018年,特朗普政府對華挑起貿易爭端但收效甚微,便從2019年起數次要求WTO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身份。用他的話說,“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得到了很多美國沒有的好處”。美國處心積慮炮制“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的敘事,不過是為遏制中國編織的又一個“話語陷阱”。想方設法鼓吹中國從“發展中國家”地位中“占了便宜”,就是為了增加中國的發展成本,逼迫中國承擔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國際責任,通過“捧殺”中國發展的手段,實現“扼殺”中國發展的圖謀。

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國這種“占便宜”的論調多么荒謬。加入WTO二十多年來,中國完全履行義務、積極兌現承諾,不僅從來沒有因“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而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搶奪國際組織的資源,反而在國際交往中做出了遠超一般發展中國家應有水平的承諾和讓利,以建設者的姿態推進國際合作,贏得普遍贊譽。反倒是某些發達國家,長期都是世界經濟貿易的受益者,卻要么拖欠會費,動輒制裁威逼;要么以鄰為壑、大搞脫鉤斷鏈,視他國利益、國際秩序若無物。這究竟是誰在揩世界的油?如果真的如其所宣稱的要“讓其他發展中國家得到更好的幫助”,那么最應該改變的難道不是自身的霸道行徑么?

從深層看,美國拿發展中國家身份說事,也有削弱“中國式現代化”影響力的考量。隨著這些年來中國發展風景獨好,世界越來越多地“向東看”,許多有識之士都意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這顯然對某些國家四處兜售的所謂“終結版發展模式”構成了挑戰。在這個意義上,美國政府再三操弄中國“被發達”,無非是想將中國從發展中國家的群體中剝離,讓中國成為發展中國家中的“另類”,削弱中國式現代化典范意義。畢竟只有徹底否定多元選擇,才好把更多人綁定在自家的戰車之上。

事實勝于雄辯。某些國家自詡為山巔燈塔,卻在民主人權方面急劇退步,對內無視民生、執迷黨派互撕,對外轉嫁矛盾、大搞脫鉤斷鏈,這樣的一地雞毛加無賴行徑,又怎么會有說服力和吸引力呢?一而再、再而三地揮舞大棒、祭出狠招,持續上演“自己生病卻讓別人吃藥”的戲碼,不恰恰是在自曝唯利是圖、巧取豪奪么?(杜梨)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