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用標簽”提升飯店反浪費動力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用“信用標簽”提升飯店反浪費動力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近日批準發布《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規范》,引導廣大飯店業經營主體誠信經營,擴大優質供給。該《規范》構建了包含五個要素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制止餐飲浪費被納入飯店業信用評價國家標準。(據中新網3月27日報道)
光盤行動、小份餐食、剩菜打包……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有力舉措的推出,餐飲浪費現象大為改觀。然而,盡管采取了不少反餐飲浪費的措施,現實中“舌尖上的浪費”現象依然存在,飯店、酒店餐廳等餐飲消費場所,依然是浪費的重災區。
飯店業是餐飲消費的主陣地,也應成為反餐飲浪費的排頭兵。我國反食品浪費法中明確要求餐飲服務經營者應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費,然而一些餐飲企業對浪費行為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日前,有酒店因在承辦相關會議后倒掉43瓶未喝完的水,且未在醒目處張貼反浪費標語而遭到處罰,就再次表明飯店業反餐飲浪費是多么重要和緊迫。為此,“制止餐飲浪費被納入飯店業信用評價國家標準”,相當于給餐飲企業再戴上一道“緊箍”,有望進一步督促其認真履行反餐飲浪費的責任與義務。
餐飲企業的信用等級意味著信譽和形象,也意味著市場競爭力和消費吸引力。飯店尤其是高端飯店,扮演著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示范者角色,其制止餐飲浪費的能力與貢獻,也理應在信用等級中有所體現。為此,《規范》通過將飯店業反餐飲浪費的表現與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直接掛鉤,有助于推動相關企業建立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履行厲行節約社會責任,也有利于推動整個行業實現綠色轉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制止餐飲浪費被納入飯店業信用評價國家標準,歸根結底是為了強化行業乃至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不斷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和整個社會吹拂勤儉節約的新風,在每個方面、每個環節都努力避免浪費,我們就一定能早日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李英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