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聚焦:工事工評丨“以租代購”求職新騙術要警惕!


【資料圖】

李靖

近期,有媒體曝光了多地針對外賣騎手招聘的新騙術,據多數受騙者表示,他們通常是在一些平臺看到外賣騎手招聘信息后前去應聘,由于自己沒有送外賣的電動車,于是這些招聘公司便將求職者引向合作的電動車車行,讓他們跟車行簽訂一個“以租代購”的協議,拿到車子后,每月分期還款,如有逾期還要收取逾期利息,最后往往導致求職者債務纏身。

根據報道的內容來看,上述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利用招聘進行詐騙。通過梳理可以看出,類似新騙術的手段比較一致,鏈條比較清晰。所謂的招聘方或者中介實際上只是一個拉客工具,將前來求職的騎手引向車行。而車行并不是鏈條末端,其主要作用是誘導求職者簽所謂的“以租代購”協議,把低價劣質的電動車通過“套路貸”協議以高價賣出。“協議”背后的“套路貸”公司,才是整個騙術鏈條上的終端關鍵角色。

這些“以租代購”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以租代購,而是偷換概念,誘導騎手貸款購車。協議背后的“套路貸”公司無互聯網金融業務資質,且注冊地通常也不在招聘公司和車行所在地。 “套路貸”公司實際上是吃準了求職騎手法律知識不足、維權意識不強的特點,利用一個手機APP就肆無忌憚行騙,然后與處在整個鏈條上的招聘公司和車行進行分贓。

外賣騎手這樣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一般文化程度較低,法律知識儲備不足,對一些新騙術警惕性較弱;再加上沒有組織,力量分散,想通過自身的力量維權通常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基層工會及時介入,幫助他們維護合法權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是全總2023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工會在幫助騎手們維權的同時,還要繼續加大對這一群體的宣傳普法力度,使其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了解常見的涉及求職的騙術套路,提高防騙“免疫力”。努力吸收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使他們能在“娘家人”的護佑之下行得穩、走得實。

外賣平臺也應該及時站出來釋疑,進一步向公眾明確官方招聘渠道,提醒廣大求職者不要上當受騙。公安、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有關部門應聯手工會和外賣平臺,加強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對于違法違規事實確鑿的企業和個人要予以堅決懲治,剪斷“掛羊頭賣狗肉”式的“以租代購”違法鏈條,切實為騎手們安心、順心求職保駕護航。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