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焦點:1158萬畢業生如何穩就業?全國人大代表來支招
(相關資料圖)
中工網北京3月11日電(中工網記者 鄂璠)1158萬人!這是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的預計數量,同比增加了82萬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紛紛為大學生找準求職方向支招。
“畢業生就業涉及方方面面,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家庭各方面作用,形成合力。”在寧夏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學教育集團校長薛超代表看來,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門應對中小企業給予扶持和優惠政策,助企紓困,保障其就業崗位供給能力,同時也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
58同城CEO姚勁波代表從招聘市場的角度建議,除了進一步穩企拓崗、強化公共招聘服務以外,更需最大程度地消除就業供需端信息差,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開辟新就業群體發展的綠色通道,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他具體提出了三個思路,一是鼓勵政企合作,依托科技創新,釋放零工市場活力;二是推動企業擴大招聘規模,促進大學生就業;三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跨地區高質量就業。
在全社會努力為畢業生創造良好就業環境的同時,大學生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至關重要。對于大學生而言,心態和行動都很關鍵。
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代表認為,工作和行業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沒有一勞永逸的工作,也沒有十全十美的行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只要有一技之長,就不怕沒有好的工作。因此梅兵建議,大學生既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又要努力成為一個復合型人才,長遠地看問題。
民進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大學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處長鐘代笛代表建議,支持青年大學生依托自身所學專長和短視頻平臺特性,利用好短視頻直播平臺資源,探索更加靈活、多元化的就業模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