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全年業績出爐!友邦人壽稅后營運溢利14.25億美元 今年新業務價值恢復增長


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2022年業績出爐。


【資料圖】

3月10日,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全年業績,其在中國內地的全資子公司友邦人壽業績也得以披露。

數據顯示,2022年,友邦人壽年化新保費13.19億美元,同比下降4%(固定匯率,下同),總加權保費收入75.92億美元,同比增長12%;新業務價值下降15%。2022年全年,友邦人壽實現稅后營運溢利14.25億美元,同比增長8%。

上半年和下半年呈現兩重天

友邦保險于1992年在內地設立分公司,是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獲發個人人身保險業務營業執照的非本土保險機構之一,也是第一家將保險營銷員制度引進國內的保險公司。2020年7月,友邦人壽正式成立,成為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受2022年復雜疫情形勢疊加壽險轉型大潮影響,友邦人壽業務表現在202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呈現兩重天局面。

2022年上半年,友邦人壽大部分業務地區業務受到嚴格的疫情防疫措施影響,導致全年新業務價值減少15%至9.16億美元。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續調整與優化,友邦人壽在2022年下半年的業務表現迎來強勁回升,并在11月底錄得雙位數字的按年增長。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友邦人壽在2023年首兩個月已恢復新業務價值增長。

數據顯示,友邦人壽全年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15%,其中上半年下降24%,下半年增長3%;稅收營運溢利同比增長8%,其中上半年同比增長4%,下半年同比增長12%。

雖然凈利潤表現仍然無法和大型保險集團公司相比,但從人身險業務質量表現來說,友邦不僅不遜于大型保險集團公司,在亞洲市場亦是一騎絕塵。

數據顯示,友邦人壽2022年新業務價值利潤率雖然較2021年同期下降9.6個百分點,但仍然高達69.5%,下半年同比降幅已經縮窄至0.1個百分點。

新業務價值利潤率領先同業

友邦人壽的新業務價值利潤率長期領先于市場同業。例如,同樣是壽險市場表現領先的平安壽險和太保壽險,2021年新業務價值率分別為27.8%、23.5%。

新業務價值利潤率簡單理解即新保單利潤率,新業務是壽險公司每年銷售的新保單。新業務價值就是新保單在銷售之初將未來價值貼現,它反映了一家壽險公司經營能力和業務拓展銷售水平,未來新業務價值會逐步轉換為公司的內涵價值。

營銷員渠道仍然是友邦人壽保費和利潤的核心貢獻渠道。同時,友邦人壽繼續擴大銀行保險渠道的分銷覆蓋。2022年,友邦人壽開始了通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產品銷售,并在與東亞銀行的獨家銀保合作中取得增長。

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友邦人壽正圍繞健康、養老、財富管理和傳承四個方面開展創新,并持續打造“健康生態圈”與“康養生態圈”。截至2022年12月,友邦人壽已簽約醫療機構超過1230家,涉及公立醫療機構超過170家;簽約康養機構200家,覆蓋32個城市;享有健康管理服務的友邦客戶數兩年增長近5倍。

據了解,友邦人壽新區域市場的發展步伐也在持續邁進:2022年,友邦人壽湖北分公司正式開展新業務,友邦人壽石家莊中心支公司和天津分公司完成改建升級。此外,友邦人壽河南分公司的籌建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在投資方面,2022年底,友邦人壽完成了成立以來最大的資產收購,位于上海北外灘的“友邦金融中心”預計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87億元。

中郵保險將與友邦人壽高度互補

友邦保險在業績報告中還披露了中郵保險情況和未來預期。

2022年1月,銀保監會批準了關于中郵保險變更注冊資本及股東變更,批準中郵保險注冊資本從215億元增加至286.63億元,其中,友邦保險認購新增注冊資本71.63億元,持股24.99%,正式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友邦保險表示,中郵保險是領先的銀行關聯壽險公司。在2022年,中郵保險的新業務價值是早前披露的2020年全年業績的3.8倍。為求明確起見,現時中郵保險并無被計入在友邦保險中國業務的報告業績中。友邦保險于中郵保險的投資,確保公司得以把握來自額外分銷渠道和客戶群的巨大價值,與友邦保險中國業務的策略形成高度互補。

友邦人壽首席執行官張曉宇表示,2023年,是中國經濟萬象復蘇的一年,是行業發展曙光可期的一年,也是友邦人壽承上啟下的一年。面對新階段、新機遇和新要求,友邦人壽即將推出“新五年計劃”,圍繞客戶驅動、渠道創新、區域拓展以及包括科技、人才、組織、投資在內的全要素升級,全力把握中國內地保險業的長期發展機遇,致力于打造壽險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模式。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