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環球時訊:監管認定要獨立


【資料圖】

原標題:監管認定要獨立

近日,有網友質疑滬上阿姨茶杯圖案上的女子旗袍開叉過高,坐在椅子上掀起后擺過于暴露不雅。上海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在調查后回應,該圖案與奶茶商品本身無直接聯系性,通常可視作商品本身的組成部分起到美化作用,因此該圖片不被認定為廣告,且該圖案經綜合研判并不違反公序良俗。這樣的表態給這個事件做了定性。

旗袍開叉到大腿,到底有沒有問題?實際上一般人心里是有譜的。

民國時期,很多旗袍就是高開叉的。還有些人說,即使是清朝,女子穿的旗袍也是高開叉的,因為要騎馬,低開叉根本騎不了。而在如今一般人眼里,旗袍高不高開叉也不是一個問題。

說實話,要不是這次這位觀察細致的網友,一般人還真不會注意到這樣的細節。也難怪有人要笑話這個“細心”網友:注意力全在那了,“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

為什么這次旗袍高開叉事件會成為熱點?背后離不開一些小視頻平臺的助推。如今社交平臺特別是自媒體平臺,正在逐漸成為輿論的重要引導者。這當然是社會發展變化產生的現象之一,但由于自媒體的準入門檻比較低,往往缺乏起碼的專業素養和道德規范,加上平臺方對流量的鼓勵和經濟誘惑,許多小視頻的制作者往往夸大其辭制造對立,以吸粉引流。他們為了制造熱點效應,往往帶著放大鏡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一旦揪出可以做文章、博眼球的事,就打著“正義”的旗號一擁而上,斷章取義,狂轟濫炸,裹挾有關部門對此作出回應。

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有時候不能客觀理性地體現社情民意,只是因為正好擊中了一些人的某些情緒,在某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的推動下,小事情都可以瞬間爆發為熱點話題,這樣的輿論往往是感性的、主觀的、宣泄式的、偏激的,并不有利于事件的真正解決。對此,不乏一些地方政府或監管部門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在處理事件時過度強調所謂“民意”,滿足網絡上部分人的不合理訴求,這并非正確的做法。

此次,面對網上質疑,上海的相關監管部門坦然回應但不盲從,體現出了監管部門的公正性和獨立性。畢竟監管部門獨立于輿論之外,遵循的是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據一定的技術支持和法律程序確認事實,認定的事實也更具理性、客觀性、專業性。如此不被一些偏激輿論裹挾,態度明確及時發聲,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為如何處理網絡輿論樹立了一個好榜樣。(項向榮)

標簽: 方方面面 地方政府 不乏一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