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文:對“擺拍家暴”要像對家暴一樣零容忍
【資料圖】
原標題:對“擺拍家暴”要像對家暴一樣零容忍
2月23日,安徽阜陽一女子發布自己被前夫家暴視頻,經證實是劇本。為博取流量,女子與其前夫多次演練“家暴”場景。目前,該女子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其賬號已被封禁。
涉事的譚某與前夫擺拍家暴視頻,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流量。家暴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違法行為,一個成年男人踢打拖拽一名女子,更容易激起同理心引人共憤。此事也讓不少不明真相的網友信以為真,義憤填膺,結果發現這不過是一起自導自演的鬧劇。
家暴猛于虎,“擺拍家暴”帶來的危害同樣可怕。擺拍“家暴”視頻消費了公眾的同情心,當“狼來了”的謊言一再出現,一遍遍透支公眾信任,最終傷害的也只會是那些真正處于被家暴等困境而需要幫助的人。
近年來,為蹭流量博眼球的各種“擺拍故事”并不少,除了“演家暴”,還有擺拍炫富、“路人甲教訓囂張壞人”等等,有不少擺拍視頻打著“正能量”的旗號騙取眼淚,騙取流量。
就在日前,博主“云南波波”做公益,被曝光也是擺拍。萬變不離其宗,很多擺拍視頻都是通過惡意炒作博取流量。拍攝短視頻并非不能“擺拍”,如影視作品都是“擺拍”,后者是藝術創作為前提,但作為日常社會行為的“擺拍”不能故意以假亂真,造成對社會秩序的擾亂。
在流量時代,很多網友已經不滿足于“虛構故事”,那些真實故事更吸引人,更讓人有“代入感”,更易引發同理心。這讓一些人從中看到“商機”,擺拍“戲劇性的一幕”,精心炮制出看似攝像頭或路人偶然拍到的“街頭奇聞”來博眼球、騙流量。這起“擺拍家暴”事件的當事人被依法拘留,就給諸多“擺拍主播”敲響了法治警鐘。
對于擺拍視頻,也需要平臺嚴格審核把關。比如,對于虛假內容的短視頻,需要標注為“擺拍”,對于真實短視頻,則要標注“真實”。這樣才能避免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也能避免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對于監管部門來說,要督促平臺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責任,對于發布虛假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人員,要依法予以懲治,讓其承擔相應責任。不能任由“虛假故事”混淆真相,造成錯誤的輿論導向。家暴等嚴肅話題也不能被當成兒戲任意消費,不能讓擺拍視頻繼續游走于“灰色地帶”。對待故意以假亂真、違背公序良俗、給社會秩序添亂的“擺拍家暴”,要像對待家暴一樣零容忍。(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