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天天快看:“MOSS”們需要寬容和鼓勵


(資料圖)

原標題:“MOSS”們需要寬容和鼓勵

關于ChatGPT的討論還沒過去,國內首個類ChatGPT模型MOSS就連續兩天沖上熱搜。

2月20日,復旦大學團隊發布國內首個類ChatGPT模型MOSS,但由于訪問壓力過大,當晚MOSS服務器被擠崩。2月21日,MOSS官網發布致歉公告,稱最初的想法只是內測,計算資源不足以支持如此大的訪問量。復旦團隊直言,MOSS還是一個非常不成熟的模型,距離ChatGPT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國內首個,類ChatGPT模型,與電影《流浪地球》里的智能量子計算機同名,多個奪人眼球的關鍵詞疊加,讓人們對MOSS第一次“登臺表演”的期待值拉滿了。人們對于中國版ChatGPT的猜測和討論,既是對這場人工智能大賽的熱切圍觀,也是對科技創新的萬眾期待。

“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與無數只青蛙接吻。”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明創新是一個伴隨挫折的持續探索過程。

從相關報道和科技愛好者的測試帖中可以發現,如研發團隊所言,由于缺乏高質量的數據、計算資源和模型容量,MOSS仍然遠遠落后于ChatGPT。MOSS不可能一口吃成ChatGPT,科技創新需要不斷迭代,每一次進步必然伴隨著試錯和改良,這背后都需要時間去打磨。

由于初登場表現不夠完美,網絡上出現了一些對MOSS的譏笑甚至唱衰,這讓筆者想到了在微信誕生時也有不少人質疑嘲諷,認為微信沒有QQ功能強大,沒有短信飛信用著方便,微信在這樣的質疑聲中飛快成長,不停更新換代,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橫掃各路對手。

對創新而言,寬容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在人工智能的賽道上,一系列AI對話機器人層出不窮,幫助“MOSS”們進化成“BOSS”,不妨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冷嘲熱諷,減少創新者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讓他們輕裝上陣,發揮出更大的創造性。(于晴)

標簽: 科技創新 人工智能 計算資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