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年夜飯“年輕化”,要叫座又叫好


(資料圖)

原標題:年夜飯“年輕化”,要叫座又叫好

今年春節煙火氣重回,很多品牌餐飲店年夜飯預訂已是“一桌難求”,為了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一些年夜飯新吃法應運而生。這些變化折射出年輕消費群崛起,推動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年夜飯“年輕化”的新氣象。(1月19日 南方日報)

年夜飯對于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涵義。這一餐飯既讓闊別已久的家人重逢團圓,也是對家人辛苦一年最好的犒勞。但傳統的年夜飯,不僅需要費時費力買菜做菜,口味好壞也主要靠大廚發揮。而經過疫情三年,隨著宅家文化、懶人效應盛行,解放雙手、避免與人擠兌就餐的預制菜、外賣配送、大廚上門服務等,也逐漸充實了年夜飯市場,滿足了人們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

從線下到線上,從堂食到外送,年夜飯餐桌上出現的諸多變化,最大特點是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分分鐘就可以滿足,背后有餐飲企業的求變,也有消費觀念的改變——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人們較以往更愿意支付一定費用,節省一些時間,讓自己得到更好的休息,或把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它體現出來的是市場經濟下效率的提升和社會分工的細化。

但較之于快速便捷、性價比高,年夜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才應是最重要的。最近一段時間,相關產業屢曝“食物變質”“日期涉嫌造假”“包裝中有異物”等問題,食品安全、商業誠信引人擔憂。事實上,年夜飯關乎人民群眾春節期間“舌尖上的安全”,一旦存在問題,其帶來的社會影響,對于消費者的權益損害,將呈指數級增大趨勢。在“年輕化”風口下,消費者無疑也更關心能否吃上物美價廉、干凈衛生的年夜飯。這也提醒廣大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始終把消費者安全健康放在核心位置,將外在的監管規制落實到內在的“潔身自好”上,通過強化責任意識、規范生產管理,從嚴把好源頭關、生產關、流通關,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還應看到的是,作為新時期的消費生力軍,目前年輕人正在接過春節采買的主導權,他們更愿意嘗試“年輕化”的年夜飯,而且對品控要求也越來越高。要不斷迭代技術,對口感、保溫、加工等環節進行改良,在產品和服務精細化、人性化上做文章,不斷提升年夜飯品質,滿足多樣化需求。只有品質到位、價格適中,大家對“年輕化”年夜飯的接受度和滿意率才會越來越高,“叫座”的年夜飯方能變成“叫好”的年夜飯。(孔德淇)

標簽: 食品安全 一段時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