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今熱點:消除污染監管死角與盲區
2023-01-20 11:44:02|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資料圖片)
原標題:消除污染監管死角與盲區
無牌無證、破爛不堪的多輛渣土車在建筑工地內“縱橫馳騁”,工地一角還停放著一輛同樣無牌無證的老舊柴油灑水車。這是筆者日前在某市城區內對建筑工地調研檢查時所看到的場景。
經過深入走訪,發現此市還有多處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現場存在類似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的存在至少暴露出兩個方面問題。
其一,工作銜接配合不力。對于建筑工地揚塵、渣土運輸等問題,各地均有相關部門予以管理。以此市為例,渣土運輸由城市管理局負責,但通常只管上路運輸的渣土運輸車輛,對于在建筑工地內部運輸渣土的車輛則疏于監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管理建筑工地揚塵等問題,但對于工地內的渣土運輸因為不在其監管范圍便視而不見,導致工作上出現死角和盲區。
其二,工作作風不嚴不實。上述問題之所以存在,根子還是在思想觀念,暴露出相關部門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仍然停留在“撥一撥動一動”的思想狀態。遇到問題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導致思想上出現死角和盲區。
對于發現的上述問題,筆者與同事按照程序向當地進行了反饋,也得到了當地的快速回應和妥善處置。但是,類似問題在其他地域和領域是否同樣存在?比如,據了解,有些地方仍在使用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車輛作為城區保潔灑水車、垃圾清運車。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需要抓實抓細。要想鞏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果,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進一步健全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落實落細工作舉措,持續加大問責力度。特別是有關部門要堅決摒棄“自掃門前雪”的思想,加強協調配合,增強工作合力,對發現的問題,寧可上前一步形成交叉,也不能退后一步出現空檔,確保各項工作不留死角和盲區。(徐立文)